|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6月版
郑军 著
徐道一序
引言 结束语
序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册于是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周易》、《太玄经》的基本思想进行新探索的一本专著。本书篇幅不大,但内容自成体系,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思想,不仅可解决一些历史上困惑多年的疑问,而且对当前自然科学亦提出了一些新研究课题,涉及到天文、化学、数学、中医等许多领域。因些,这是一本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卓越论著。 郑军先生的主要贡献是在于根据可靠的自然科学资料,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九宫等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及其天文和物理背景。从数学上,他把太极体系(二进制体系)和太玄体系(三进制体系)结合为一体,即太极太玄体系;从天文学上,他从日月地的三体运动的规律论证了干支60年周期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论证了60年周期和钱德勒极移周期与朔望月和近点月的会合周期有关;从化学上,他应用八卦、九宫来探讨化学元素的周期变化,提出了一张化学元素周期太极太玄结构表,用以表示它们质化规律的三维图象;从哲学上,他通过恢复《周易》、《太玄经》的科学内容,从而更加深化了对它们的哲学意义的阐述。这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日月地系统的运动的结构具有相似的太极太玄模型可以得到旁证。 郑军先生是专长土壤化学,后来从事科技管理工作。工作之余,他的才华在周易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他多年来呕心沥血、不断地探求真理的结果。 我与郑军先生仅见过数面,听过他两次演讲。1989年5月他抱病参加了在河南安阳市召开的“《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第一届全国学术讨论会”。并印发了他的论文。此次会议期间,我与他接触稍多,深深感到他虚怀若谷,治学严肃认真,在许多方面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会后仔细阅读了他的论文,深为他的卓见远识所激动,有很大的启发。 不幸的是他病势恶化,医治无效,英年早逝,实是科学界一大损失。让我们谨以学习和发挥他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作为对郑军先生的深切悼念!
徐道一 1991年6月29日
引言
本世纪初,曾有人猜测太阳系像一个大原子,并据此逐步建立完善了原子结构学说,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核时代。直觉告诉我们,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好像有相似之外。笔者在中国传统的易学思想指引下,对一些己成定论的前人科学发现作了研究,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变化(原子外层电荷数的变化)与月地日运行的周期变化,其时空结构是一致的,就是说,微观空间结构与宏观时间结构是一致的,它们都属于二、三进制周期。自然界不仅存在现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周期(包括四、八、……六十四进制等),而且存在三进制周期(包括六、九、十八、二十七、五十四进制等)以及三十、六十进制周期。这些进位制不是人为的,不是由人随意确定的,而是物质世界周期运动的客观表现。中国传统的易学体系,包含有太极体系和太玄体系,是二、三进制的数学表达。为名副其实,本文称之为太极太玄体系。它们所表达的正是二进制周期和三进制周期运动。因其为数学表达,故具有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性质,因而也就具有普适的性质。 中国古代自觉不自觉地依据这一科学思想去认识客观世界,取得了许许多多重大科学成就和技术成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循着这一路线,笔者也得出了一系列古老而又全新的科学结论。太极大玄体系为研究大自然提供了美妙的模型,至今仍不失其先进性,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化,这一思想必将一次又一次地放射出新的光辉。“任何普通观念,最自然的描述方法常常是最简单质朴的方法。”“科学肯定有一天要找到恢复正常的蹊径,普通人将又能理解它的预言,惹不着抽象怪论的麻烦。”这是《量子史话》作者B·霍夫曼的看法,太极太玄体系也许正是这一预言的归宿。 第一章 从周期运动和三维角度对太极太玄体系作一简单介绍。《易经》只是把重点放在太极体系即二进制体系上,因而有不足之处。在此之外,属于易学体系的尚有太玄体系,即三进制体系,其首创者当是西汉未年的杨雄,其著作叫《太玄经》。太极太玄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易学体系。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首先系统研究二进制周期运动的专著是《易经》,第一部系统研究三进制周期运动的专若当椎《太玄经》。杨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系统研究三进制周期运动的伟人。但是,不管是《易经》还是《太玄经》,在表述上都有不足之处,即只作平面的、二维的说明,而未作明确的三维的理解,因而使一些实为三维的概念使人难以捉摸和掌握。 一、太极体系的四种表示形式太极体系有多种表示形式、这里列出四种,即线段两分式,点线运动式、圆面划分式和球体运动式。很明显,这里画出的都是先天卦形式,有些内容也未全画出来。详见图1·1。
(一)线段两分式 这种形式反映的是二分法及事物无限可分性。太极为1,即2。=1;两仪为2,即21=2;两次划分为四象,即22= 4;三次划 分为八卦,即23=8。余者类推,以至无限。 将线段弯曲为不封闭的S形圆,是这种形式的变形,通常的先天八卦就是这种形式。有人把这种不断地二分说成是二进制的来源,其实是一个误会。这里的二分,其含义是:在任何层次事物都具有阴阳两种属性,或可划分为阴阳两个组成部分;它虽然是以二进制表达的,却不是二进制的起源。当研究周期运动肘就会发现,两仪有时表达的两仪有时表达的是三,四象表达的是五,八卦表达的是九。
(二)点线运动式 无极生太极,太极为l点;点动成线,太极生两仪;线动成面,两仪生四象;面动成体,四象生八卦。这里已包含着三维的内容了。这种形式表示,事物运动越高级,其阴阳属性越复杂。但在每一个层次上,它们仍都是太极。
(三)圆面划分式! 这是一种比较经典的表示方法。太极为一圆面,我们不妨把它看成是由一条直线首尾重合而成;中分为二,是为两仪;再次划分,成为四象;三次再分,即为八卦。需要指出的是:这时两仪可具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
(四)球体运动式 这是最经典且含义深刻的表示方法。然而在平面上很难完全表达出来,因而须加说明。 1.在以球体表示太极肘,两仪即可在三维方向上出现。每一维上的理想平面将太极球体划分为一组两仪。 2.二维垂直面划分太极球体为四象。因此可以出现两组四象,它们在相位上相差90”。3.三维垂直面划分太极球体为八卦。八卦既可表示为空间的八个方位,又可表示为球面被分割成的八个球面三角形。八卦的一艾即为某一维上的变化,在图上代表球面三角形的一条边。4.当球休转动时,当即出现转动轴线和两个极点。这时,球面上若画出经向和纬向的分区标志线,我们将会看到它随着球体转动从一边向另一边运动。这就是通常所见的太极图:一个S形分割的圆;轴线上的两个脐点;八个方位无法表达,只能在圆周平面上以八卦符号表示2。 5.球体转动,除出现以南北两极为标志的转动轴外,与转动轴垂直的还有赤道上的两锥垂直轴。这二轴与球面相交出现四点。这样球面上即出现三个方向上的三对交点,它们就是三阴三阳代表点。 当我们看到这种图时,应该立即意识到,这一图形表达的是三维立体在轴线上转动。这一认识对理解三维结构至为重要。
二、太极太玄体系和二、三进制 老子有一段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这-口段名言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从物质周期运动观点出发,力图给出一种全新的解释。 (一)无极一一太极,物质运动的原始状态 “有”生于“无”,是中国古代就已创立的一种学术观点。老子对这一观点作了明确无误的表述和说明。对此,现代物理学家极为称道。 这里的“有”很易理解,就是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它的初级层次或总体就是太极,数学上可记为1。这里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的虚无,而是“有”出现的前题。正如老子所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无”,有着客观存在的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物质内容。它是物质周期运动的始点,有空间,有时间,有数量,但数量为0,因而在数学上记为0。也正因为数量为0,所以在时间和空间上仅有点(位)。所谓“无”,就是0状态,就是始点。这一认识不是泛泛的空谈,下文将给出具体的例证。 由此即可得出一条重要的结论:无极为0,太极为1,“无”生“有”,无极生太极,即o生1,这才是二进制的初始来源。0、l是物质运动最原始最基本的形态,二进制是这种运动形态的数学表达。因此,二进制是自然界最基本,然而也是最原始的(初始的)进位制。 我们切不可小看这里的0和1。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我们今天这个现实物质世界的开始和向前发展。有了“天地之始”0,又有了 “万物之母”1,才有今天的一切。
(二)两仪和三进制--物质运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础条件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也就是0生出了1,l生出了2,这时出现了0、1、2三种状态。0为阴,l为阳,“阴阳批参”(见《太玄经》)生出了2。这就是任何一种周期运动都具有的始、中、终三种状态。0、1、2构成了第一级三进制周期,它是物质运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础形态。由此将衍生出九进制、十八进制等一系列高级周期运动,杨雄由此创立了三进制太玄体系。“太极含三为一”原意可能正在于此。至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精辟论述的科学含义一目了然。物质从初始状态0开始周期运动,经过中间状态1,进入终点状态2,基本周期完成,同时为高一级周期运动准备了必要条件。随着高级周期运动的展开,展现了气象万千的高级状态,产生出万事万物。每一事物都包含阴阳两部分,阴阳结合于统一体中才能构成一件事物。一这就是二、三进制,产生万物的法则。(目前对“三”还存在着另一种理解:太极分化出阴阳两仪,阴阳运动,在界面上出现第三种状态。从物质运动的角度看,这种认识与本文是同义的,即阴阳运动,物质将向高级发展。然而,这两种认识的具体内容不同。)
(三)二进制和三进制的比较 二进制是简谐运动的数学表达。在第二个层次上,它仍将是简谐运动。三进制则不同,它是物质运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数学表达。 随着层次的不断升级,其内容异常丰富。在运动过程中,一般讲只能前进,很难倒退。由此而论,三进制是辩证法运动的一种数学表达。… 二进制只有一个系列,即“2n”系列。三进制则有两个系列,除1·3”系列外,还有2·3n系列。然而,三进制是由二进制演化来的,二进制是最基本的进位制。
三、太玄体系的扼要介绍 “太玄,因其名称而常使人望而却步。玄字常常使人误解。笔者认为,“玄”字本身并不玄,它上面两笔是二,下面是两个三角,也就是二和三。《太玄经》原作者是否因此而取名玄,笔者不得而知。不过,《太玄经》确是以二和三来研究物质周期运动的专署。
(一)太玄体系的表示方法
太极体系的二进制,是以阴支和阳爻来表示的。太玄体系为三 进制,对应要求有三种符号,这三种符号是---、--、-。当我们用数字表示太极体系时,以o代表阴天,以l代表阳爻,这样八卦即可表达为0、1、2、3、4、5、6、7八个数。计数方法是: 以初爻乘以22,二爻乘以21,三爻乘以20,三者相加,即得该卦表达之数。以同样方法(底数为3)也可得太玄体系之各数。在爻为一层时,---代表0,--代表1,—代表往;在爻为二层时,即表达0、1、2、3、4、5、6、7、8共九个数;在爻为三层肘,则表达 0、1、2、……24、25、26、共二十七个数(图1·2)。所有这些数都是顺序展开的。当爻为四层时,则表达0~80共八十一个数。这就是《太玄经》中的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三进制卦爻符号--- -- 三进制数的表达 十进制数的表达 三进制卦爻符号三进制数的表达 十进制数的表达 三进制卦爻符号 三进制数的表达 十进制数的表达三迸制卦爻符号 三进制数的表达 十进制数的表达 三进制卦丈符号 三进制数的表达十进制数的表达 图1·2三进制卦爻表示法 本文只拿出二十七部(或一方)来讨论,以说明其表达的三进制(图1·3)。
(二)太玄二十六部表现的性质
与八卦一样,二十六部也是三维立体结构,既可以用一球体表 示,也可以用一立方体表示。为了使其性质直观而易于理解,本文主要以六面立方体表示,它就是风行一时的玩具魔方。
1.二十六部即27块小立方体,其中心一块是不可见的。因此可以视为0。 2.二十六部分解为三层时,每一层都户一组九宫八卦。中间一组的 中宫为0。三组九宫八卦可以有三种组合方向,共九种排列方式。用1·3太玄二+六部三维六面体结构图 3。二十七部的表面性质是非常有趣而又意义深刻的。在六面体 的六个表面上,分布着六组九宫八卦,共五十四个表面单位,它们均衡地分布在x、Y、Z三个方向轴垂直面上。每一轴上都有两组对立存在并与轴线垂直的九宫八卦,上下、前后、左右共为三组。若以每一轴线上的两个垂直表面分别表示为阴和阳,三轴线上共三组阴阳,这就是三阴三阳的表达形式。每一面上的代表点是中宫,六个中宫分布于三维轴线上。六个中宫中心点的连线即为x、Y、Z三维座标轴线(图l·4)五十四个表面单位不是二十七的加倍体,而是三类不同性质面的集合体:六个中宫,是只暴露一个表面的六个小立方体的代表;在八个顶点,每一小立方体暴露了三面而相交于一点;其余十二个小立方体各以两个面暴露在外。这就是说,二十七部表现了三类不同性质;
(1)在八个顶点,是表面性质充分暴露的八部,它们就是太极 体系中的八卦。若把每一卦的三个面投影到球面上,则为一个球面三角形。因此,从三维角度考察,八卦各为一立方体,每一卦各有三个面(对应于立方体模型)或三条线(对应于球面模型),它们对应于三层爻。从这里可以看到太玄与太极体系的联系。
(2)六个中宫各为一部,表面性质暴露最少。若把它们投影到 球面上,则其中一对为球体的两极区,其余两对将赤渔四分,两极的两点(面)与赤道上的四点(面)不同,两极中有一极为始点,数量上应记为0。因此,三阴三阳中的一阴一阳与其他两对阴阳是不同质也不同量的。若将另一极记为1,构成01轴(从而赋予其方向上的确定性),再从极区0开始,按阴阳和先天八卦次序给54个面编码,则三对阴阳面为:0.2——9、1、10-17; 18-26, 27-35; 36一一44.45一一53。0——1、26pe27、呐-口45构成三维垂直轴线。由此又可得到两条极重要的性质:①在54个面中,从极点0开始,实际有数量变化的只有53个面。即一个三维立方体(或球体)的表面最大数是53,一个三维立体是由54块表面包围而成的,是五十四进制, 53是其最高结构 数。 ②三维垂直轴的编码是固定不变的,即0-1,26口27, 的一45。 ·图1·4上数字是表面单位编号为0一53.与图1·3上0-26是立方体的编号。两者完全不同。图1·4太玄五+四面结构图 这两条性质在关于物质周期运动中很重要,它表明53是一个完整的三维结构。化学元素的周期变化符合这一规律。魔方、魔星是这一规律的空间结构实物模型(图1·5)。魔方是太玄五十四卦的实物模型,魔星是太极八卦的实物模型。两者又是互通的。魔方的三维轴线上的六个中宫是固定不动的,而外围的变化将会造成400多亿种构型。
(3)十二条棱中间的小立方体各暴露出两个面。它们的性质与 中宫和八个顶点又有不同。这十二部是三维垂面与三阴三阳分区线的交点。以此12点表征十二地支,是完美的三维表达。太玄二十七部对应于太极八卦,数学上分别表述为33和2〕;太玄五十四面对应于太极二十四面,数学表述为6·32和6·22。图1·5魔方魔星实物模型这一模型还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事物越简单,其暴露出来的性质就越充分;事物越复杂,虽然暴露的性质很多,但总是不充分的,有些性质是不可见的。为了认识这些性质,分解(分析)是必要的。与之相反,为了认识事物本身,必须将各种性质结合为一个整体,综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太极太玄体系将这两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它们的每一爻都代表着一种性质,同时又能指示出与这一性质相对的隐蔽着的性质(即某一维上的阴阳两种性质),几层爻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卦,若干卦结合在一起,又构成高一级的整体。因此,太极太玄模型不仅有综合,同时也有分折,是一完备的方法论。这是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最大特色。
太极太玄体系--普适规律的易学探奥 结束语
现代科学的绝大多数学科,特别是物理学和化学,都是以探索宇宙的一些基本层次为已任的。已有一系列证据证明,物理定律对宇宙的每个方面的应用基本上是正确的。因此,对人体科学来说,这些物理定律也会是正确的。但是,若用表征一些最基本层次结论的来描述最高层次,其结果必然是还原论。尽管现代科学发展很快,但从人体科学来说,从人类科学来说,现代科学并不比方代科学高明多少,现代人类也并不比方代人类高明多少。进步是有的,但并不很大。现代科学并不能解释称之为“ 人体特异功能”的现象,也不能说明所谓气动态。与此成为对照的是,中国古代却能以太极太玄模型来说明人体功能的“ 修炼”,之路;老子已能认识到宇宙统一于一、二、三;多少学问家已明白了“有”生于“无”的道理。由此产生了一严肃的问题:当今人们对待中国传统科学的态度是否对头?难道不感到“过正”了吗?贴上几个“简单的”、“朴素的”或者“不科学的”等标签就算是对中国传统科学的认识吗? 人体科学,是物质世界最高层次的科学,也是科学的最高层次。人类为了摆脱对其自身的盲目性,早晚总要掌握人体科学。谁将为人体科学作出贡献,是东方还是西方?亦或是全人类的共同努力?目前尚难下定论。 “天文学探索已引导我们从宇宙大爆炸到生命的出现。大多数天文学家今天的工作都带有这样的假设,即地球上的生命是那些同样贸穿于宇宙的物理定律所支配的有规则过程的一八个结果”。“最近整整十年的巨大努力,如上述的一门难倒物理学的理论(指宇宙起源问题,其中有“大统一理论”问题,宇宙的封闭和开放问题,及引伸出的“幻影星系”(Shadow galaxies)等问题。——引者注),新近存在一个希望的浪涛,它集中于一种高维的超弦理论。按照这种理论,时一空的四维是在其他六维卷曲成小于10~33厘米横截面的弦之后所剩下的。要说这样的理论是否将告诉我们“无”如何变成“有”一一或者它们在暗地里是否真的是相同的东西,还为时过早。”这是美国史密逊天体物理观测台的一位资深物理学家、哈佛大学应用天文学罗伯特·惠勒·威尔逊讲座教授George Field的看法。从这里看到了现代物理学家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相通之处,以及现代科学为摆脱困境所作的努力。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现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思想还远远没有真正沟通。 在太极太玄模型中,“无”和“有”的关系极其简单明了。生命起源、元素起源、以至宇宙起源等问题,都有顺理成章、极其简单明白的解释。太极太玄模型对化学元素的周期运动的解释似乎是与大爆炸理论相通的。太极太玄模型还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开放的宇宙模型。它与超弦理论似乎也是相通的,但在这里时空正好是十维。 中国古代就从广袤的肘空角度,从物质运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表现形态,并从运动过程中去把握物质运动的规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学模型。这一理论曾经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过巨大贡献,保证了中国古代出现大量发现和发明,从而长期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由于这一理论具有科学上的普适性,人们将它上升为哲学上的方法论而广泛使用。但是在这一上升过程中,丰富的科学内容被抽象掉了,科学的复杂模型变成了哲学上的简单的思维模式;科学的辩证法被舍弃了,随之而来的是僵化的模式。直到今天,大部分人仍然把易学思想看成是哲学思想而不认为是科学思想。就这样,简单化代替了科学思维,再加上封建社会的封闭性影响,就不仅影响了科学的分化和发展,甚至连原有的科学内容也被丢失了(干支纪年方法的丢失就是其中的一例),盛行的是引经据典,越左越好,或者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满足于牵强附会的人为联系:这些导致了近几百年来的落伍。 太极太玄体系所表达的规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一般,从而也是最基本的规律。中国占代对这一普适规律的发现,以及为阐明这一规律而发明的太极太玄模型,无疑是中华民族先祖最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它以极其简明质朴的图象符号系统和语言阐明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简单性、和谐性。它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科学愈发展将愈能证明:太极太玄体系(易学体系)的创立,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现和发明,是中华民族先祖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其他任何发现和发明与之相比,都只具有局部的性质。 随着科学的自身发展和人类文化的趋同,东西方科学思想都在向对方遥望,寻找自己的不足。可以相信,东西方科学思想融合之时,将是人类的.一个全新科学时代的开始。为其开路的人愈多,新时代来得就愈快。促进融合,这一任务已历史地落在中华民族的肩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