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88|回复: 0

郭璞《葬书.原著》简介

[复制链接]

25

主题

31

回帖

5026

积分

游客

积分
5026
发表于 2008-10-12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璞《葬书.原著》简介

以往“风水”一词忌讳出现在正式刊物上的,原因就是人们受《辞海》对“风水”解释的影响。《辞源》载:“俗称堪舆家言为风水”,《郭璞葬经》“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行有止,故谓之风水。”《辞海》载:“亦称堪舆,一种迷信。”人们又结合现存的江湖“风水”现象,从而把风水打入了牢笼,以堪舆、易学文化……以及最近出现的新名词“建筑风水文化”而代之。
最近国家权威杂志《中国国家地理》于2006年第一期出版了《风水专辑》体现客观公正的唯物辩证主义的精神,打响了正名风水的第一炮,开创了风水争鸣平台,持不同意见者畅抒已见,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有可能把中国的正统风水,即郭(璞)杨(筠松)风水,从牢笼中释放出来,人们再也不必对风水忌讳了。
我在《搞风水走正道》一文中说过了,“在清代已没有纯正郭杨风水的风水师,连众知的清代大学者纪昀也闻不到风水的气味,可证清代就很少懂风水的人了。”今版的《辞海》不会早于清代,《辞海》是晚于《辞源》的,怎么会知道风水是什么呢?
“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为晋代之冠的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撰《葬书?原著》(下称原著),根据《原著》的内涵,我已介绍其正确概念,可称为定义吧。所谓风水,即是建筑,建筑也即是风水,风水是建筑的理论主导,建筑仅仅是风水的施工,构木为巢,即是原始风水,也是原始建筑。像这样具体的科学的风水,为什么沧为迷信呢?这要从郭璞《葬书原著》说起。
1、原文亮相(经李定信订正,转载或引用请务必注明出处。)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夫阳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行,盖言此也。经云: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葬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
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上地之山,若伏若连,若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若橐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若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侯也,若揽而有也。若进而却,若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工。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元)通,吉在其中。
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终始,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夫重冈叠阜,当择其特。大则特小,小则特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支垅之止,平夷如掌。故经曰:支葬其巅,垅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垅如脚。形势不经,气脱如逐。
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祸福之差,侯虏有间。
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阖以固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藏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经曰:目力之功,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天光发新,朝海拱辰,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四势端明,五害不亲,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经曰:山来水回,贵寿丰财。山囚水流,虏王灭侯。
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乾如穴栗,湿如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
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后八方。故砂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顺兆页。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
盖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椁之藏也。
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
朱雀源于生气,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泽于将衰,流于囚谢,以返不绝。法每一折,储而后泄,洋洋悠悠,顾我欲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
经曰: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之势,百尺之形,势来形止,前亲后倚,为吉藏也。
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刑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势如负扆,有垅中峙,法葬其止。
王候崛起,形如燕巢,法葬其凹,胙土分茅。形如侧垒,后冈远来,前应曲回,九棘三槐。形如覆釜,其巅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欢。形如投算,百事昏乱。形如乱衣,妒女淫妻,形如灰囊,灾舍焚仓。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横几,子灭孙死。形如卧剑,诛夷逼僭。形如仰刀,凶祸伏逃。牛卧马驰,鸾舞凤飞,螣蛇委蛇,鼋鼍鳖龟,以水别之。牛富凤贵,形类百动,葬者非宜,四应前按,法同忌之。
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势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经曰:童断石过独,生新凶,消已福。
经曰:穴有三吉,葬有六凶。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了;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持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
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频,鼻颡吉昌。角自灭亡,耳致候王。唇死其伤。宛而中蓄,谓之龙腹,其脐深凹,必后世福。伤其胸肋,朝穴其哭,是以祸福不旋日。经曰:葬山之法,若乎谷中,官应速也。
二、《原著》的精华
1、风水主旨;《原著》云:“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2、生气的概念;《原著》云:“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五土四备,二吉也”。以及“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
综合上述的内容,我们知道,所谓生气,就是阴阳气。这种阴阳气,噫噎出来便是风,上升则为云,遇冷下降,成为雨,而是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于地(球)中的,谓之生气,它的组成,就是“土生气,气生水”即是土和水。什么土呢?从“五土四备”、“备具五色”,可知是五土。所谓五土,是古人把所有元素,包括没有发现的在内,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类,即是说:生气是所有元素,包括没有发现的在内和水的混合物。又从“土生气,气生水”,可以知道,水是气(氢和氧)所生。因此,生气的概念是所有元素和元素中氢和氧化成的水(H2O)的混合物。
3、生气的功能;《原著》说“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又说“土行气行,物因以生。”由此可知,生气的功能是生万物的,而且它生万物是因五土(所有元素)的运动变化(土行),阴阳气的对立斗争而产生万物。因此,地球世界是生气的世界。
4、风水的概念;《原著》说“……气行也,因地之势。气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那么“使”,就称之谓风水了。要使,人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因而人们所采相应的措施,就谓之风水。
什么措施呢?首先要了解生气聚和行的情况和聚、行的规律,故而要进行勘察,勘察后的数据要进行分析研究,然后使用某种形式,如阴宅的建坟墓与佛教的建葬塔等,阳宅的建住房、商店、工厂……等,以达到生气“聚而不散,行而有止”的目的。因此,所谓风水,指的是人们对生气的勘察、分析、研究、规划、设计以及人的行为的总过程。这与建筑是一码事。所谓建筑,据《辞海》载:“建筑是建筑物和构造物的通称”,建筑物,一般主要供人们进行生活、生产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构造物,一般是指人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如园林建筑和交通设施等,因此,所谓风水,即是建筑,建筑也即是风水。风水应该是建筑的理论主导,而建筑是风水的施工。古之构木为巢既是原始风水,也就是原始建筑。
5、辩证法;《原著》说“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外气横行,内气止生”。“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积止聚冲,阳和阴工”,说明了乘生气的内气与外气相互辩证。
6、重于景观;《原著》说“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势如降龙,水绕云从”,“洋洋悠悠,顾我欲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
在形方面,形为燕巢,形如侧垒,……。
尤以实践家杨筠松《玉尺经?原著》中《逐吉赋》开章说:“或居于四维之地,或见于六秀之方,若尖齐高耸,君子可心求官,低小方圆,土庶亦应致富”。其它如“乾马喧天,坤申望月,艮狗依市,巽鸡鸣阙”,“太徽临御,南极星辉,金皆步武,玉殿传书” ……。《天机赋》说:“若水之波,若马之驰” ……,尤以“赦文若带桃花,难乘清白之风,悠扬清澈,女反贞贤”说明了景观好,不但不坏事,而且有可能变凶为吉。
7、具有革命性,《原著》说“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表达了《原著》的“人定胜天”的革命人生观。
8、科学性;“风水”争论的褒方说:“中国风水是具有地质学、人文学、美学、民俗学……等”这是对中国现行的社会“风水”而论,《原著》说“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能发生万物的中国风水,还有什么科学不包括在内呢?现在的航天科学,还不是属于生万物之一的科学吗?应该说:“中国风水,包含了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9、不足之处;①《原著》说:“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势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根据“生气普遍存在”的定律,应改为五不宜葬。②《原著》说:“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这里说的“方”,是指八宅卦例“风水”的方,可见郭公还没有把八宅完全否定。杨筠松实践的方,应该以“方为难,势次之,形又次之”。因为风水术是以方定性的,“势与形应”而方不应,吉化为凶。“势与形不应”,而方应,可避凶,或可趋吉。
说到这里,我要声明一句,中国正统风水,即郭杨风水是博大精深的,浅学菲材的我也只是触及到它的边缘,特提浅见,供诸教授们、学者们参考,便于研究中国风水而已。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