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7-31 16: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啖蔗录之龙法 清。袁守定
本书广录博辑,旁征博引,用各种例证说明堪舆风水之理,分门别类,井然有序。本书专门说形势,并不涉及理气。凡是文中有关理气的话,都只是引注而已。地理,根据形体来说,高起的是阴窝坦的是阳,所以,乳突为阴窝钳为阳。根据星体来说,则金、火、木星为阳星,水、土星为阴星,所以乳突是金穴属阳,窝钳是水穴属阴。各有取义,并不是自相矛盾。
龙
从前的圣人给地理堪舆这门学说开了头,后代的人又对地理堪舆作了详细研究,从而对这门学说能够大致知晓其奥妙,并能一窥究竟。这是因为当天地未分之前先有太极,太极又化生成了阴阳两仪,然后阴阳两仪互相作用,阳变化为阴,阴阳交合生成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于是,在天上所表现出来的成象,在地上所表现出来的成形,无不来自五行之精华。在天上,表现为岁星、荧惑星、镇星、太白星、辰星,所谓的成象就是这样的五行之象。在地上,则山顶圆山脚宽阔的属金;山顶圆山体直的属木;山顶平山体呈波浪曲折形的属水;山顶尖山脚宽阔的属火;山顶平山体方正的属土,所谓的成形就是这五行之形。当金、木、水、火、土这五星定下来之后,就有了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相制、相化,这样就有了地理。
然而,所谓的五星,也只是山体的常态而已,山体千变万化,不一而足,所以用五星并不足以概括它们,于是又有了关于九星之说。其实这也是从五行五星演变而来的,总的来说,它们都离不开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的变化。山被称为龙,是因为山体都由阴阳二气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的。然而,在地理堪舆中,它们的涵义却是无穷无尽的。天地之间的所有事物,都分别可以被归属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一种。但唯独只有龙是五行都具备的,龙身五行属木、龙鳞五行属金、龙角和龙爪五行属火、龙尾五行属水、龙腹五行属土。凡是山体的结作之处,都是由阴阳二气和五行同时化生而成的,所以山体被称为龙。有一种说法:神龙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变化莫测,若地是起伏、曲折变化莫测的被称为龙。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有变化的山体被称为龙,没有变化的山体就被称为山。
山体的形状要阳凹阴凸,如果阴阳不明的话,这样的山体是没有化育的。山体阳嘘阴吸,奇妙无比,如果山体阴阳不交媾,那么就不会化生。说到底,地理堪舆并没有什么奥妙,无非就是阴阳二气而已。凡是凹的都属阳,气浮于外部;凡是凸的都属于阴,气隐蔽在内部。如果阴阳二气模糊不清,阴阳二气不能交媾,自然就不能化生,也就无所谓地理了。这是本书开始所要阐明的第一要义。
杨筠松和曾文迪曾经有过这样的问答。曾文迪问:“什么是阴,什么是阳?”杨筠松回答说:“阴阳二字无非是地理堪舆中的权术、形气的造化。有形就能聚气,有气就能成形。只要有形有气,就会有造化。阳气成凹形,阴气成凸形。阴气变化为阳气,会形成窝穴和怪异的钳穴;阳气变化为阴气,会形成丰腴的突穴和饱满的乳穴。如果来的是阳龙,就会在阴处受穴;如果来的是阴龙,就会在阳处受穴。”曾文迪又问:“什么叫阴来阳受,阳来阴受?”杨筠松回答说:“凡是龙脉来时,如果有龙脊,那么在龙脉的入穴处一定会有窝,这称为阴来阳受;如果龙脉来时,龙脉微弱而平缓,那么在龙脉的入穴处一定会有突起,这就称为阳来阴受。”《雪心赋》中说:一不能化生,只有二才能化生为物,所以要有阴阳,并且要阴阳和合。
祖山
最先受气的被称为尊星,这是由于尊星高耸于云端之中。从龙脉的根部出来的被称为权山,权山一定会绵延蜿蜒,跨州连郡。太祖山是最尊贵的,所以称为尊星。在太祖山上,如果还有高大广阔的山体绵延不绝,跨州连郡,那就称为权山,也称为都权山(祖宗山)。
只有龙脉山体又高又宽,富饶肥厚,才有源源不断的福运。只有龙脉山体耸立挺拔,才会钟毓秀气。《锦囊经》中说:要想辨识儿子,先得看其母亲;要想辨识孙子,先要看其祖父。《龙髓经》中说:只有那些源头好的龙脉才好,好的地穴一定会有好的龙脉。《雪心赋》中说:凡是身为祖宗的龙脉耸立挺拔的,龙脉之上就一定会有好穴。
就像水有源头一样,源头丰盛了,水流自然就长。就像树木都有根一样,树根庞大了,枝叶才会茂盛。天池在龙头之上,天池中的水清澈而有涟漪。在龙脊两侧有天池,水源充足却不外溢。所谓天池,是指祖山顶上的池水。因为池水位于山顶,高耸于云端,所以称为天池。凡是龙脉祖山有天池的,都拥有极强的力量。在山脚下的称为地池,如果有两处池水紧夹龙脊,称为养荫。《入式歌》中说:如果龙脊上有两池水,这就是养荫,是很好的风水宝地。如果有泉水从高山顶上流出来,并流进天然的石井之中,最后又回归于山腹之中,这称为卫龙。天池的水既不会流动,也不会干涸;卫龙的水流动,但是不会流出来。这两者是不一样的,都是代表大富大贵的第一征兆。《撼龙经》中说:卫龙在高山之顶,水贴着龙身进入深井之中,水流入深井之中后,看不见有水流出来,只是偶尔能看见一些像镜子一样的小泉。另外,天池和养荫不但在祖山上有,而且在龙身上也有。如果在平地上有天池和养荫,那也是不错的风水宝地。但是,不论天池还是养荫,水四季都不能干涸,如果天池和养荫中的水突然枯竭了,那么一定会有祸事,主败绝。
龙楼摇动着日月之光,宝殿震撼着云霓之气。龙楼、宝殿都是指火星。如果只有一座尖峰居中高耸,称为龙楼;如果众多尖峰并行排列,称为宝殿。这是祖山的大格局。《撼龙经》中说:凡是山峰又高又尖的是龙楼,山峰平坦的是宝殿,所以,各位对此一定要仔细分辨。《入式歌》中说:在祖山的山顶,要么是龙楼,要么是宝殿,在这样的地方,时常都能看见五彩云霓。像这样的祖山德性极为贵重,所以,观察祖山的规模,可以预卜祖山周围的人文地理。如果祖山是金星和土星,那么此处的人体型丰隆;如果祖山是高耸入云的木星和火星,那么此地的人体型清瘦秀美。凡是清瘦秀美的,一般性情敏捷、聪慧;凡是体型丰隆的,一般行为方正。带库带仓的人钱财多,带有诰轴的地方一般会出高官贵族。如果山体倾斜,死气沉沉,一般多出平民百姓;山体孤削,一般多出贫穷人家。土星如果有高高耸起的两角,那么狭小的称为诰轴,又长又宽的称为展诰。因为它们的形状看起来像诏诰一样,所以主贵。库为土星,它是四四方方的,而且没有角,形体厚浊,主钱财。仓是金星,也主富。《玉弹子》中说:山体耸立挺拔的主贵,带诰带轴;山体浑厚的,主富,有仓有库;山体孤削的,主贫,会遇到鬼、劫;山体倾斜的,主贱,会受伤,而且会泄气。只要有一丝之气相互感应,那么其命理结果就一定会应验。
出身、枝干
祖山既是相地的源头,也是出身观脉的关键所在。所谓出身,是指在祖山发脉,并且从祖山开始分离的地方。在一座祖山之下,一定会分出好几条龙身,所以称为出身。如果龙脉自吉祥的地方出身,那么在龙脉的结作之处也是吉祥的。如果龙脉自凶险的地方出身,那么,在龙脉的结作之处也是凶险的。龙脉的大小都是根据这个道理来推论的,龙脉的贵贱也是根据这个道理来判断的。凡是龙脉生动磊落的,这都是吉祥的征兆;凡是龙脉萎靡直顽的,这都是凶险的征兆。
董德彰说:凡是在龙脉开始发祥的地方,如果看上去是蜿蜒曲屈的,如同生蛇下岭一样,而且两边有蝉翼护带的,那么,在龙脉前行之处,一定会有大的结作之地;凡是龙脉出身不祥的,要么瘦弱萎委靡,要么低矮不耸起,要么直立不低伏,要么不活动无生气,要么龙脉没有曲折回旋。吴白云说:寻找龙脉要先问龙脉的祖宗之处,最好要在龙脉离开祖山的地方去察看龙脉的行踪。如果龙脉是自龙楼、宝殿而来,那么它的峰峦一定秀美,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预知,在龙脉的前方,一定会有异常的钟灵秀毓之地。正龙如果禀气的话,一定是从正中出来的;偏龙如果禀气的话,一定是从旁侧出来的。实际上,龙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显得很乖僻,以为它是从正中出来的,其实不一定是正脉;它的形状看上去似乎是从偏侧出来的,其实也不一定真的是偏脉。
真正的龙脉,大多显得乖僻、怪异。龙脉闪出的时候似乎清清楚楚,看起来就像展开了肩翅,龙脉从正中出来,往前走却又发现完全不像龙体。可是当转身寻至所谓的肩、角处时,却发现龙局在这些地方又处处合格,这才知道,看上去像从中间出来的正龙,其实并非如此。朝着那些所谓的肩、角之处前去察看龙脉,发现龙脉移步换形,才是真正的龙。像这样或者几十里,或者几百里,都要细看龙脉的栖息闪身之处,不要走错了路,才不会将龙脉认错,在龙干之中才是真正的龙啊。
凡是寻龙,都必须懂得弃煞寻生的方法。大龙直直前去,显得刚硬、急促、粗糙、顽固,粗略看上去,仿佛龙的正身,却不知这实际上是煞气。此时,真龙已闪身到了旁侧,神不知鬼不觉地出去了。闪出的真龙才是生气,所以,弃煞寻生只有智慧的人才懂得。凡是寻龙的时候如果走错了路,那只是因为不认识龙的格局。要知道,祖龙有祖龙的格局,宗龙有宗龙的格局,帐有帐的格局,峡有峡的格局,在出脉的地方有出脉的格局,在枝脚的地方有枝脚的格局,在行度的地方有行度的格局,在将入首的地方,还必定会多出一些富贵的格局。只要是真龙,一定与格局相合,如果是缠龙(龙旁边的山),其帐、角一定不会合乎格局。所以只要能认识龙的格局,就不会走错路。
如果龙脉从正中出来,会出端庄正直之士;如果龙脉从偏侧出来,会出怪异之人。在地理风水中,龙脉从正中出来的是最尊贵的,从正中心出来,秉承的是山岳的正气,这是最难得的。就像人秉承正气一样,在世间也是不多的。凡是大忠大孝之人,都生于正中龙脉之地。如果龙脉从偏侧出来,虽然也能有福运,但一定不是正直之士。然而,审看龙脉的正与偏,并不需要去审看每一节龙脉,只看龙身距离祖山的那一节是从正中出来的,那么其余的各节都会从正中出。如果龙身距离祖山的那一节是从偏侧处出来的,那么,每一节龙身都会从偏侧出来。祖宗山生父母山,父母山生子孙山,秉承的都是相同的气。
龙脉虽然是从偏侧出来的,但并不靠边,这样的龙脉是可以寻找的;如果龙脉是从偏侧出来,而且完全是靠边的,那么就不需要寻找了。龙脉虽然从偏侧出来,但是只要不在最边缘处,那么,土仍然会有结作。如果龙脉从偏侧出来,而且在最边缘处,那么一定不会有结作,这种情况就不必追寻了。以后,凡是龙脉过峡,以及主山并入穴后出脉,都是同样的道理。
龙脉随着星峰高下而来,有起有伏,称为起伏;龙脉坦荡平坦,有体势,或者看起来像铺毡展席一样,称为平受。如果龙脉贯顶饱满而出且为阴,这样的龙脉一定是死龙脉,肯定不会有钟灵毓秀的穴地。如果龙脉穿心,低伏而出且为阳,那么这样的好龙脉,一定会有好的穴地。凡是龙脉出来的地方,一定会有星体开面,两侧会有夹护,阳脉从山腰处出来,不易为人察知,看上去似有似无,一路而下,称为阳生脉,这一枝龙前行之处一定会有真穴。如果龙脉贯顶,饱满而出,称为阴死龙,龙脉上虽然众星起伏,可是却完全没有阴阳化气,这样的龙脉肯定不会结穴,只能被当做朝迎罗城而已。《披肝露胆经》中说:从山体心腰处出来阳生脉,在龙脉前去之处一定会结作真正的好穴;如果龙脉贯顶饱面而出,那就是阴死之龙,只能被当做乐山罗城。
干龙前行,越行越宽,越行越远,没有尽头,江河是它的界;枝龙前行,越行越近,而且轻易就到了尽头,溪涧是它的界。《天机素书》中说:如果有大江大河横绕,那么其中一定会有干龙结穴;如果有小溪小涧环抱,那么其中一定会有枝龙结穴。《拔砂经》中说:如果两侧是大江大河,这样的穴地是上好风水宝地;如果两侧是小河,这样的穴地是中等风水地;如果两侧是田水,这样的地方只能作为普通穴地而已。
行远的地方,一般福力大地穴也多,通常是隐藏着的;在行近的地方,一般福力弱地穴也多,而且容易显现出来。福力大的地方,发福的时间持久,而且不会轻易被更替;福力小的地方,即使福运发了,也马上会衰败。凡是在干龙结穴的地方,如果福力大,可以使好几十人发达,可以让好几十代兴盛;凡是枝龙结穴的地方,福力微弱,只能让一两个人发达,让一两代人兴盛而已。这就是干龙和枝龙力量大小的不同之处。然而,不论干龙还是枝龙,它们能否主大贵都要根据龙的格局来判断,关于这一点,会在后面详细叙述。
行度
在龙脉行度之间,有美恶的差别。生龙显得磊落,摆头摆尾;死龙显得死板粗硬,看起来很模糊;强龙显得雄健轩昂,弱龙显得缓慢而懒散;进龙显得秩序分明、井井有条;退龙显得主次不分、不伦不类;顺龙脚朝前,而且显得和谐;逆龙脚朝后,而且显得乖戾。
凡是生龙,星峰磊落,龙脉前行摇头摆尾,看起来像鸾翔凤舞、鱼跃鸢飞一样,显得生意盎然。凡是死龙,龙体又直又硬,龙的枝脚模糊不清,龙势看起来就像失水的鱼儿、无枝的木一样,只不过是死鳅死鳝而已,根据没有生趣可言。凡是强龙,龙体格局雄健,枝脚伸张有力,其气势看起来就像猛虎出林、渴龙奔水一样,这是气势最强的龙脉。凡是弱龙,龙体软弱无力,而且行进缓慢,龙脉的行度显得乖邪,其气势看起来就像伏枥的饿马、失群的孤雁一样,这是气势最弱的龙脉。凡是进龙,星群依次出现,龙脉枝脚均匀,看起来就像凤凰从天上向下飞舞、鸿雁戏水一样,行进渐渐朝前。凡是退龙,星峰不依顺序而耸立,龙脉枝脚显得不伦不类,开始小,后来大,龙身低,龙穴高,看起来就像人踏碾、船上滩一样,高下失序。凡是顺龙,星峰顺势而出,龙脉的枝脚也顺次分布,上下照应,龙脉左右环抱,看起来如同群星拱北、河水朝东流一样,龙势是顺的。凡是逆龙,龙脉的枝脚都是相反的,而且龙脉的行度显得乖张怪异,就像水在逆行、鸟在逆飞一样,显得反背而不驯服。《入式歌》中说:生龙低昂,多节多起伏,死龙没有起伏;强龙奔走,气势恢宏,弱龙瘦弱、棱嶒;顺龙是顺势前行,逆龙是倒着向后去;进龙的龙身节节升高,退龙的龙身逐渐萧条。生龙、强龙、顺龙、进龙都主吉祥,在这样的龙脉上迁穴安坟,家人富贵并且长寿;死龙、弱龙、退龙、逆龙是最凶险的,在这样的龙脉上迁穴安坟,家人不仅寿命不长,而且会贫穷。
由于行龙有好坏,所以龙身上所结的穴也有真有假。然而,辨认龙脉的方法主要靠看龙势,相山的主要方法是看气。凡是活动的气就是生气;凡是萎靡的气就是死气。如果气浊就显得混沌,如果气清就显得雅致。山体险峻代表气凶,山体悠扬代表气善。如果杀气盛,山势就显得险峻、陡峭、急促;如果山体偏斜枯萎,就是病气。凡是气凶恶、暴躁的,山体突兀奔崩;凡是气粗而蠢的,山体显得臃肿不堪。如果气薄,则生气不足;如果气厚,则生气有余。所以,以此推之,穴也就可以考证了。如果山体不辟不泄,这是由于山气的盛、暴没有除去;山体如果有伏有胎,那么阴阳已经显现。
凡是在龙脉的行度之中,如果没有任何的分枝和开帐之处,那么一定是因为龙脉的暴气极盛没有除去,这样的地方是不能结作的。《玉弹子》中说:龙体不辟,暴气就不能泄,暴气不泄就不能结作。地理堪舆,主要是阴阳的配合,如果在龙脉的行度之中,雌雄相顾,这称为胎伏。龙脉从伏星的背上落去,那么在龙身的前面一定会有大的结作,会有上好的穴地。杨救贫说:所谓的胎伏就是雌雄。胎在前,与阳相配为雌,胎星俯照,回头顾后。伏星生于后面,与阴相配为雄,伏星俯覆,胎星与伏星前后照应,神气交融为一体,周围金水环绕,孕育秀色。《杨茂叔集龙经》中说:胎星和伏星各传十八星宿,内外通为三十六。只看前面是胎星、后面是伏星的是奇局,千万不要找前面是伏星、后面是胎星的格局。
龙脉的贵贱在于有没有格局。有格局的是贵龙,一定出伟人,主大福大贵;没有格局的龙脉名位不尊,即使富贵也只是寻常富贵。有于龙却不发大的福贵,有枝龙却发显贵,原因都在于有没有格局。不过,枝龙虽然有格局,发了大贵,但是福荫不会长久;干龙虽然没有格局,不发大贵,但是福力久远。这就是它们的差异。所谓龙的格局,就是指龙楼、宝殿、御屏、帝座、三台、华盖、帐下、贵人、卷帘、殿试、王字、工字、玉尺、玉枕、蛛丝、马迹、蜂腰、鹤膝、芦鞭、芦花、仙带、仙桥、飞蛾、串珠、金牛转车、走马金星、九天飞帛、九脑芙蓉、玉丝鞭、蜈蚣节、上天梯、玉梭、玉梳等,它们都是龙的格局。关于它们的格局,在这里无法详细叙述,详见《泄天机》和《玉髓经》。所谓府星,是指六府星,也称为六曜星,它们是在大山顶上的平处生起的小星峰。小扁金称为太阴星,小高金称为太阳星,小木星称为紫气,小水星称为月孛,小火星称为罗星,小土星称为计星。或者有一个,或者有两个,主大贵。但这些星并不常有,它们是由龙藏至清至贵之真气所生发的,只要遥遥看见这样的星,就能知道前面必定会有上好的穴地。
如果龙脉有裀有褥,这样的龙形主富贵。如果龙脉有席有毡,更是得到了中和之气。《疑龙经》中说:凡是在贵龙的行度之处,一定会有毡褥,凡是有毡褥的龙脉,都是富贵的格局。那么,你是否知道如何辨识毡褥呢?只要龙脉的下方有像鳖裙一样的坪,那就是毡褥。
龙身袅娜多姿的甚是可爱,龙身欹斜的却不好;龙身又低又小的,可以裁度,龙身瘦削的则没有什么可取的。《雪心赋》中说:龙身可以低小,但是不宜瘦削;龙身可以屈曲,但是不宜欹斜。龙脉起伏有力,称为示强;龙脉一栖一闪,变化多端,称为弄态。《披肝露胆经》中说:龙脉如果起而不伏,或者伏而不起,这样的龙怯弱,没有力气。如果龙脉起后马上就伏,或者伏后马上就起,这样的龙脉龙气旺盛,力大无穷。《发挥》中说:凡是龙脉,如果远望感觉很近,寻找它却很远,这是由于龙脉曲屈蜿蜒、逶迤摇摆,所以看起来近,实际上却远,这是最好的龙脉。如果龙看起来远,但寻找它时却很容易到达,这是由于龙直行,没有活跃摆动,这样的地方并不是好地。
直行的龙脉形象粗劣,所结之穴大多是虚穴;屈曲蜿蜒的龙脉高情,前方一定会有实路。龙脉以屈曲蜿蜒的为贵,然二线之脉由于屈曲得太厉害了,反而畏缩不前;龙有跌断才是真龙,但是,如果在五里之内龙脉跌断太多,这恐怕会导致胎孕不固。《拨砂经》中说:龙脉跌断后缠起,又再次跌断,这样的行龙龙势极长,结穴之地越远越好。如果龙脉短,穴又近,那么就会生育太过于频繁,保合不固,主贫弱败绝。《远僧问答》中说:龙脉如果没有顿、伏,那是因为龙形受困;如果龙脉顿、跌太多,那是因为龙脉无力。《地学》中说:山冈高大,龙脉行度远,龙脉的跌断越多,就愈显得其力气充足;如果龙脉低小,最多只有三次跌断,如果跌断太多了,恐怕就无力了。如果要跌断多而力气充足,除非前方再次出现星头。如果龙脉不仅出石也藏石,那是有骨气,这样的龙脉就不怕有太多的跌断。
寻找龙脉的时候,要能够认识龙脉的背和面,贵龙却没有背和面之分。在审察龙脉的时候,一定要审看龙脉的行踪,奇龙的行踪却很怪异,不容易被发现。凡是在察看龙脉的方法中,都必须能够认识龙脉的背与面。龙脉的面一定又宽又平,龙脉的背一定非常陡峭、险峻;龙脉的面一定有枝脚,龙脉的背一定没有枝脚,而且有水缠绕;龙脉的面一定有风,而且秀美异常,龙脉的背一定险恶、顽劣;龙脉的面一定有情,龙脉的背一定无情无意;龙脉的面一定有结穴之处,龙脉的背一定没有结作之处。只有贵龙,其两边的枝脚均匀,都有裙褥,都有遮识,都有情,没有背与面之分。凡是察看龙脉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龙脉的行踪。只有那些非常奇特的龙脉,才会脱落于平坦之地,穿田渡水,蛛丝马迹,变化多端,行踪隐秘,不易察觉。《雪心赋》中说:在蛛丝蚂迹中寻找不到龙的神韵,龙脉的落泊之处难以断明。《披肝露里经》中说:龙脉变化多端,人们难以察测,龙脉或显或隐,很难认清,龙势变化多端,藏踪闪迹难以寻找。
枝脚
既然已经熟悉了龙脉行度的好坏,现在就来看看龙脉枝脚的吉凶。所谓枝,如同树木有树枝,没有树枝不长;所谓脚,就如同野兽有脚,没脚不走。左右张开,看起来就像船的桡棹一样;顺出逆出,龙脉有迎送之别。就像船一样,没有桡棹就不能前行,所以,用桡棹来比喻龙脉的枝脚。枝脚如果是顺出的称为送,枝脚如果是逆出的称为迎。然而,只有在龙脉的跌断过峡处,枝脚才能逆出,而不是所有的枝脚都能逆的。
龙脉长的枝脚也长;龙脉短的枝脚也短;龙脉吉的枝脚也吉;龙脉凶的枝脚也凶。龙脉没有枝脚称为奴,在龙脉跌断处的峡没有枝脚称为漏,枝脚反背无情称为逆,枝脚臃肿不驯服称为顽,枝脚岩巉带石称为凶,枝脚绵薄少土称为区,枝脚分劈太重称为韧,枝脚散漫不收称为虚。
凡是龙脉,虽然贵在有辟有泄,枝脚繁衍,然而有旁正尊卑的不同,因此,好的龙脉自然有一股正气。如果龙脉分枝劈脉,拖拽过于沉重就会使精气分散,这称为天劫也称为鬼劫。谢氏说:龙脉摆劫,会将乱散去;鬼劫分夺,会使生气散去。龙脉如遇鬼劫,会力量衰弱,这样的地方只适合作为寺院神庙。《坤鉴歌》中说:凡是劈脉分枝的属于鬼龙,鬼龙直的时候像鹅颈,曲的时候如弓一样,小的称为鬼,大的称为劫,这样的地方只适合作为神庙之地,与鬼神有灵通。
如果龙脉一边长一边短,称为偏;如果龙脉一边美一边恶,称为病。龙脉的枝脚贵在长短相称,如果龙脉的枝脚一边长一边短,这就是偏龙,这样的地方不能融结。如果龙脉的枝脚短,却傍依着祖山障护,那么,它又不能再根据枝脚的长短不均来谈论。有谚语说:一座祖山抵千座山。就像人的奴仆护从虽然多,但却不如祖宗的庇护福泽那么大。如果枝脚一边大、一边小,一边重、一边轻,那也是属于偏的。如果龙脉的枝脚尖如尖刺,那称为杀;如果龙脉的枝脚细如绳,那称为绵。如果龙脉的枝脚尖如刀,会反射自身,所以称为杀。
《玉髓经》中说:好的龙脉枝脚当数梧桐枝,这样的枝脚有送有迎,两侧是均匀的。如果枝脚对生,犹如穿心而过,这样的情况在百条龙脉之中难遇一二。除了梧桐枝,另一种好的龙脉枝脚是芍药枝,其左右相生,也很相似,在其分处又光又圆,并且有枝叶,在枝脚的交互之处也很均匀而且界限分明。如果龙脉的枝脚时而左时而右称为蒹葭枝,这样的龙脉也是可以选用的;如果龙脉的枝脚一边有一边无称为杨柳枝,这样的龙脉只具有朝送之势,看起来像龙而已,象征着半枯半荣,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人子须知》中说:凡是在后龙的每一节枝脚的垂落之处,如果有星峰耸立,那么在其前方一定有大的融结,会有好的穴地。《一粒粟》中所谓“不贵见到,贵其不见”,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天乙、太乙二星,主做官能到台阁的位置,日、月、辅、弼四星主做官能至公侯,玉佩、文官、武将主王侯之位,男仓、女库主家中会人财旺盛,展旗、顿战主家中会出武将,左右侍从主家中会尊贵荣耀,旗旄、诰轴、御屏、锦帐主家中会有人出将入相,印笏主家中会出神童状元。
如果遇到龙脉的枝脚后面顺,前面逆,这样的地方不能扦穴。如果遇到龙脉的枝脚后面逆,前面顺,这样的地方可以扦穴。如果行龙的枝脚朝后面反逆,称为逆龙,如果错误地在这样的地方扦穴,家中子孙不孝,会背井离乡,还会遇到瘟疫火灾。如果龙脉的枝脚左侧向后逆,右侧顺,那么会祸及长房,如果右侧逆左侧顺会祸及幼房。如果遇到后龙的枝脚逆反,将要结作时,有几节枝脚顺出,这样的地方可以扦穴。
开账、缠护
如果龙身发旺,一定会展翅中抽;如果龙脉帐脚铺张,一定会垂肩旁落。龙脉如果不开帐就不贵,龙脉如果不穿心就不尊。《疑龙经》中说:贵龙出入帐会重重叠叠,贱龙却没有帐,空有雄壮刚强的气势。《撼龙经》中说:在帐中有线,龙脉穿线而行,如果帐不穿心,就没有做高官的福运。
龙脉大的帐一定长,或者绵延好几程,难以穷尽。龙脉小的帐一定短,或者一望就能到尽头。木帐最好的格局是春笋一林,水帐最好的格局是芙蓉九脑。如果峰峦连起,如果树林一般,称为一林春笋,这是木星帐的奇异格局。甚至还有在土星上顿起无数的木星,称为满床牙笏,这也是木帐中主贵的格局。它们都是世上罕有的。如果在前朝有这样的格局,也是大贵的。九脑芙蓉是水星帐中主贵的格局,就是连金。另外还有八脑、七脑、六脑、五脑、四脑芙蓉的差别。总的来说,如果是奇数,一定是从顶的中部起中部出;如果是偶数,一定是透空中出。由于心脉透空,收纳两山之真气,所以这样的地方经常会主异人出现。
火帐最好的格局是烈炬烧天,土帐最好的格局是连城插地。如果在木上出火,称为烈炬烧火,这是火星帐的大的格局。甚至还有在土星上出火,看起来像锯齿一样,称为锯齿排云;如果是在金星上出火,称为鸡冠;如果是在水星上出火,称为龙焰。这些都是火帐中主贵的格局。如果遇无数土星,像屏风插地一样,横连好几十里,这称为连城帐,这样的格局是最贵的。《主胙》中说:土星分茅,大多在火星之下,在行龙离开祖山之后的第二层,行龙前去一定会穿过金水等帐,这样才会有化气。金星没有帐的,连金就是水,所以,过去一般都没有金帐的格局。
龙帐或像个字形,或像丁字形。龙脉直来直去的一般呈十字或者个字形状;龙脉横来直转的一般呈丁字或于字形状。华盖属于金水之体,肩高的称为华盖,展翅的称为飞鹅,飞鹅无肩为个字(木星)。帐下如果出现贵人,这是最好的格局;帐角如果带有异物,那么龙脉也会很壮观。帐角要结梢,如果角上不成形、不着力,顿住也只能如此。且不贵其见而贵其不见。《撼龙经》中说:如果龙脉的帐幕越多,那么就越贵重。如果龙脉只有一重幕帐,那仅有富豪的模样。如果龙脉有两帐两幕,那就是真龙。帐里有木星高起,那是贵人,才是最好的格局。如果贵人比帐高称为出账贵人,如果贵人比帐低为入帐贵人。《入式歌》中说:龙脉不仅要开帐,而且要中出。如果龙脉自角落出来,那就不吉。
帐重重叠叠的,这是大龙脉。如果只有一两重帐,龙脉也是可取的。帐自龙脉正中出来,这是最尊贵的格局。如果帐自龙脉左右出来,也是可以裁用的。如果帐看起来像君子攸居,那么一定有帏幕。如果帐多缠护,如同贵人一般,那么一定多奴仆。如果缠山,大小一定要相称,这样才好,如果过于高大,那就欺主了。卫山越多越贵,如果卫山凹缺就会受风。《发挥》中说:贵龙全在于护从多。《撼龙经》中说:龙脉如果没有缠护,也没有迎送,即使是真龙,也一样不能用。如果龙脉的缠护多至穴前,并且三重五重的,一定福禄绵延。如果只有一重护卫,只主一代富;如果有十重护卫,那么家中一定会有宰相;如果只有两重护卫,会有家人守城池;如果只有一重护卫,家人只能做县丞簿尉之类的小官。《披肝露胆经》中说:真龙一定有迎有送,并且夹从缠护没有空缺。龙脉如果既没有缠护,也没有迎送,那么即使真龙也不能够使用。龙脉的缠护越多越有福力,周围会有众山众水前来汇聚,看上去就如同大将坐镇军中一样,周围队伍罗列整整齐齐,非常完备。
缠山一样会生丫枝,枝忌尖射;卫山一样也要分背和面,面如果趋承就主贵。凡是龙脉的缠护之山,也一样会生出枝脚,但是枝脚忌尖射。正龙大多是一边有枝脚一边无枝脚,不一定两边的枝脚都要相等。《披肝露胆经》中说: 如果是缠龙的话,会在旁侧行进,一边没有棹,一边有顶,面经常是顾脉的,龙身不敢远离龙脉行于别处。凡是护卫之山,一定有背和面。朝着正龙的一定是面。《撼龙经》中说:护龙也有背和面,背后如同壁面平夷一样。《人子须知》中说:凡是护龙背向的,一定没有结作;凡是护龙面向的,可以寻找地穴。
枝龙分脉作为缠护,如同小官前行一样,随身带着随从。干龙的外山是护山,如同大官出行一样,四处都有迎送。枝龙大多是由本身自生的枝脚来作为缠护,干龙的缠护则是远迎远送、大缠大护,需要眼界开阔才能辨识。经中说:干龙长,缠护也长,在外州外县之地,山为伴。又说:大抵在干龙行尽的地方,会有外山隔着水前来相顾。《玉髓经》中说:小地论送迎,大地的迎送会隔着江水。
雄龙由雌龙护送为好,雌龙以雄龙缠护为贵。必须要配合得好,才能见造化之真。根据龙势,正龙和干龙的龙势雄健,称为雄龙,两侧的护送之山,必须柔顺婉转,不与雄龙争强。如果龙脉来如屈曲蜿蜒的蛇,呈出一派软嫩之象,称为雌龙,两侧的护送之山,必须气势雄伟、刚健,与之相配,这样才结穴。正干虽有缠护,但是雌雄不配,虽然也有结穴,但是这不是真正的造化之地。《铁弹子》中说:雄龙必须要雌龙缠御,雌龙必须要雄龙护送。《撼龙经》中说:龙脉的两肩分化为两条护龙,这是兄弟同祖宗。兄弟就是缠护龙,前迎后送生雌雄。如果龙脉为雌龙,那么缠绕护送的就是雄龙;如果龙脉为雄龙,那么缠绕护送的就是雌龙。那么,如何才能分辨雌龙和雄龙呢?雄龙和雌龙的高低、肥瘦是各不相同的。龙身又矮又肥的是雌龙,龙身又高又瘦的是雄龙。只根据这点就能辨别真假。《囊金》中说:如果山势雄猛,冈阜磊落,起峰尊大的,就是雄龙;如果山势低弱,婉蜒而来,像蛇行一样,略微有起有伏的,就是雌龙。附:《司马头陀水法》中说:山有雌雄之分,没有起伏的山为雌,有起伏的山为雄。
过峡
《地学》中说:峡是龙脉的跌断之处。跌断大的称为关、伏,跌断紧的、狭窄的称为束气,跌断不显著的称为过细,总的都称为峡。也称为关,总之,大的称为关,小的称为峡。远穴处的为关,近穴处的为峡。龙脉必须束峡,真气才能收敛,如果不束峡,那么真气就不能扬。就像人必须有咽喉,声音才能绵长一样,如果没有咽喉,就没法出声。观察峡情的好坏,能知晓龙气的吉凶。凡是真龙都是至情至性的,这是相地的要点。峡有山峡、田峡、石峡、水峡之分,不一而足。过有长过、短过、正过、偷过之分,各不相同。巧嫩、逶迤是峡的巧妙之处,平落、细琐是龙的奇异之处。大的峡有崩山、洪水,贵重的峡有鹤膝、蜂腰等。
石梁渡水,有十种形状,称为十大崩洪峡,它们是摸石、节目、马迹、螺蚌、交角、之字、也字、川字、十字、断续。术家称为崩洪,是因为朋山为崩,指两山对峙的意思;共水为洪,是二水分流的意思。《撼龙经》中说:在崩洪中,节目最强,它的气脉是连在一起的,没有断绝之处。《入式歌》中说:在崩山洪水处难以寻找龙脉,此时要看石,在石上有真迹。崩洪一共有十种形式,它们主高官显贵。所谓鹤膝是指峡脉的气旺从中部升起,两头小,中间大,看起来就像鹤膝一样。所谓蜂腰,是指峡脉细嫩,两头大而中间细,看上去似乎要断裂一样,就像蜂的腰。《疑龙经》中说:一断二断断了还断,似断非断,鹤膝、蜂腰是真正的吉祥之地。
龙脉隐藏,就像马儿留下的蹄迹;龙脉细微,如同织布梭上的细丝。硬腰软腰的力量是有分别的,不论变脉还是卑脉,融结都没有什么区别。凡是在过峡的地方,两头会顿起,星辰从中间跌断而过,称为硬腰过。如果两头不起星,懒散、粗糙而过,称为软腰过。《披肝露胆经》中说:不论是硬腰过还是软腰过,都会有结地。在软腰过处,不可以裁度真穴,因真气微弱无力,无法束气。《地理小卷》中说:软腰过的地方,结地一定会小,容易兴,也容易败。所谓双出单出,是指过峡出脉或者单或者双。另外,还有三脉或者五脉,隐藏、怪异,难以判明。
如果枝脚自龙脉本山伸出,称为送迎;如果枝脚偏废,会让人害怕。外山贴近龙身,称为扛夹,如果空缺就让人堪忧了。送需要顺送,迎需要逆迎。虽然迎龙的枝脚是逆转迎峡的,但是不能把它当作逆龙。因为逆龙的枝脚一一往后,而正身却挺然独出,所以才称为逆龙。而在此处,虽然龙脉逆转了一两个枝脚,但是龙身顾峡,正龙自然向前而去,随身的枝脚不但多而且长。
两山相夹如果成形的话,龙脉会从中抽出,这样的龙脉是好脉。周围的日、月、旗、鼓都是贵的征兆,仓、库、柜、厨都是富的征兆。
如果龙脉周围有大马、贵人、金箱、玉印、垂缨、串珠、龟蛇、狮象、剑笏、戈矛等形状,都是贵的格局。如果龙脉周围有谷堆、烂钱、瓣钱、摊衣、质库、银瓶、金樽等形状,都是富的格局。《金函赋注》中说:龙脉的两边有扛护,星辰方圆、端正、秀丽,主贵;粗肥、蛮饱、仓库、连珠,主富;如果看起来像抛枪、刺竹、死鳝、死蛇,那么就主贫贱。如果峡大的话,那么迎送的距离就远,在这之间如果有收水的山,也称为罗星。《地学》中也有“罗星塞水门,似此名为关峡城”的说法。还有当关锁钥将,看起来如同恶煞和凶神。陈氏说:小巧方正是金箱,又圆又小的是玉印。
峡的左侧没有护卫,主家中长子有伤损;峡的右侧没有遮拦,主家中三子会有伤损。凡是遇到峡的左侧没有砂山遮护,家中长房一定有损,四房和七房也同样如此;凡是峡的右侧没有砂山遮护,家中三房一定有损,六房和九房同样如此。不但过峡处是这样,凡是龙脉的行度之处如果没有缠护,以及结穴之处没有缠护送托,都会是一样的结果。
星峰形成五吉,这是福禄机运;星峰如果形成四凶,这是祸败的开始。在过峡之处,两头的山体成星体,如果为吉星,这样的话,穴就吉祥。如果两头的山体为凶星,那么穴就凶险。关于五吉四凶的注解详见后面。峡开阔的,此时要看有无灰线之脉,但如果峡过于开阔,那么气就会浮躁;峡长的,喜欢有护卫的山体,但是如果峡太长,那么力量就微弱。所以,长的不如短的贵,开阔的不如狭窄的真。《披肝露胆经》中说:凡是过峡之处,宜短不宜长,如果太长了,力气就会衰弱,会伤及真气。在过峡之处,宜细不宜粗,如果太粗了,气就会浑浊,就不会有真穴;在过峡之处,宜狭窄不宜开阔,如果过于开阔了,气就会散去,龙脉就缺乏力量。还有一种说法:峡虽然开阔,但是中间只要有草蛇灰线,微高的山脊,则两侧都是毡褥,这称为霞被峡,主大富贵。
如果过峡处低忌伤残,如果伤残的话,元神就不稳固。如果过峡处高忌悍硬,如果悍硬的话,那就是暴气还没有除掉。在峡中,最忌讳的是抽枝,这是真正的鬼劫之脉。在峡的束气之处,要防止破土,这相当于是龙体受虫蛀。凡是龙脉分劈的,严重的都称为劫。然而,有的分劈成为缠护之龙,为下关,这样还可以取用。只有在过峡的束气的地方,千万不能抽出脉去。如果在这个地方分枝,这是真正的劫龙,言其能劫弃精气。凡是龙脉被穿凿了的,都称为蛀龙,在过峡的地方更忌讳蛀龙。凡是过峡的地方一旦被穿凿,那么龙脉就毁坏了,不会再有生气。
龙脉过水一定会扬石,这才是真正的开始渡水。在龙脉穿田的地方,必须要露出脉脊,分出八字形状。风水口诀说:在龙脉漏脉过峡的时候没法察看龙脉,只能仔细察看龙的格局。龙脉穿河渡水的时候,会留下行踪,此时可以通过石骨来辨识龙的真脉。《太华经》中说:在石脉过时会出现龙骨,真龙露出龙骨,会显得奇形怪状。
吉龙有放有收,只要峡多,就能将龙体身上的杀气都除去。顽龙不跌不断,没有峡,那么气就凶险。有的凶龙在来的时候,没有过峡跌断之处,直到穴地,虽然星峰很好,龙势也蜿蜒屈曲,而且堂局也很牢固,但是因为没有峡,所以龙脉没有脱卸,不能除去龙身上的杀气。不懂得这一点的人,贪图龙脉的秀美,误作穴地下葬,一定会带来凶祸。所以,凡是寻找龙脉的人,必须能够认识峡中的玄机,仔细地审察峡,可以预知穴中的奥秘。《人子须知》中说:寻找龙脉的妙诀不难知晓,只要向峡中仔细探究就可以了。师父如果肯传授峡中的秘诀的话,那就是倾囊相授泄了天机。
龙脉来势雄健去势衰弱,那么龙脉落处一定不会太遥远;龙脉来势微弱去势雄健,龙脉的行度一定会很远。凡是过峡之脉,如果来时高大,去时低小,这称为阴气低伏,脉渐渐衰弱,龙前行三五节就停止;如果来时低小,去时高大,阳气太盛,阳气旺于峰顶,龙脉的行度还会很远。还有一种说法:凡是龙脉过峡,如果峡又短又窄,龙脉就是直过,穴一定会很近;如果峡又长又开阔,这是龙脉曲过,穴一定会很远。
如果龙脉雌雄不分,一定没有结作的真穴。如果龙脉有阴有阳,就会有结作。凡是龙脉将要入首的峡,阳龙过的需要阴龙交媾,阴龙过的需要阳龙交媾。如果阴龙过峡而没有阳龙相接,或者阳龙过峡而没有阴龙相接,这就是单雌或者单雄,没有阴阳生化之妙,必须再过一峡,剥换一脉,阴阳相配,才能结穴。《金函赋注》中说:峡也要分阴和阳,如同覆掌为阴,仰掌为阳。如果龙脉在来处仰去处覆,或者来处覆去处仰,这就是阳来阴受,或者阴来阳受。如果过峡不分阴和阳,就是贱地。还有一种说法:凡是峡也要看胎伏。阴龙过峡阳龙相接,是前胎后伏,雌雄相配,一定会有好穴。如果阳龙过阴龙接,虽然阴阳有交媾,但是前伏后胎,阴阳不顺,所以不能成穴,必须再过一处峡,使得阴过阳接,这样才能有融结的好穴。
如果是精包血,那么融结之处为窝穴或者钳穴;如果是血包精,那么融结之处为乳穴或者突穴。凡是龙脉过峡时显得平坦的为阳属血。如果是覆脊的为阴属精。如果覆脊多、平坦少,这是阴中有阳称为精包血,坤道成女,龙脉行度前方一定有窝穴或者钳穴。如果平坦多、覆脊少,这是阳中有阴称为血包精,乾道成男,龙脉行度前方一定有乳穴或者突穴。《倒杖诀》中说:属阴的乳穴如同男子一样,属阳的窝穴如同女人的形状。
龙脉从峡中正出那么融结之处的穴也正,龙脉从峡中偏出那么融结之处的穴也偏。龙脉自峡的左侧出穴就在右侧,龙脉自峡的右侧出穴就在左侧。透顶出脉的穴在下面,脚底出脉的穴在顶端。龙脉过石的穴在石之间,龙脉过水的穴在水中。龙脉从子午位过的穴在子午之位,龙脉自艮坤位过的穴在艮坤位。如果龙脉左侧的扛护不足左侧就会有亏欠,如果龙脉右侧的夹护不全右侧也会有缺失。如果峡左侧的砂山短那么青龙先到峡,如果峡右侧的砂山短那么白虎先临峡。如果峡上的护从多那么穴的拥护就多,如果峡中的护从少那么穴就缺少包缠。其他的根据这些来推理判断,都有据可寻。
剥换
来龙忽然断裂,由此可以观察龙脉的情;如果龙脉断裂后又生,由此可以审看龙脉的变化。如果龙脉不剥换,就不会孕育;山不退卸,气就不会清。龙脉要么由老干变嫩枝,要么从粗形变秀气。《撼龙经》中说:龙脉经过剥换之后,从大生细,从大剥小,真是很奇异。龙脉的剥换就像人换上好衣裳一样,也像蝉蜕壳、蚕退筐。《入式歌》中说:龙脉退卸剥换从粗到细,由凶星变为吉气。老龙剥换之后抽出嫩枝,跌断越多越好。《发挥》中说:如果龙脉没有传变穿落,就没有造化;如果龙脉不经过退卸,就没有秀气。虽然龙脉有奔走之势,但呈现出摆折屈曲之形,这样的山多是奴山,离真龙之穴已不远了,没有必要再去别处寻找龙穴了。龙脉如果从散到齐,表示龙脉是从凶变吉,这样的地方可以扦穴。如果从高落低,表示龙脉是由吉变凶,这样的地方不能扦穴。
凡是遇到后龙的行度死板、僵硬、懒散、衰弱、臃肿、歪斜的,但是到了将要结作之处,却开始变得逶迤、生动、端正、秀丽、有精神,这称为从凶变吉,这样的地方可以下穴。龙脉只行到后龙凶处,家中才会开始衰败。如果后龙的行度磊落曲折,但是到了将要结作的地方却变得直板、僵硬、模糊、粗项、破碎,有各种不好的形态,称为从吉变凶,这样的地方,千万不能下穴。
金、木、水、土、火五星要互相错开才主贵,如果过于纯就不会有结。五曜要以相生才好,如果受克了就会有损。五星相错,称为间星。在四凶星中,必须有五吉星相间,不然就不会有化气不能有胎育。在五吉星中,必须有四凶星相间,不然就没有威权不能主贵。
在九星之中,贪狼星、巨门星、武曲星、左辅星、右弼星为五颗吉星,因为它们体势端正,头面光彩,尖的显得清秀,圆的显得肥满,方的显得平正,所以吉祥。文曲星、廉贞星、破军星、禄存星是四颗凶星,因为它们体势倾斜,头面臃肿,峻峭险恶,恶石丛生,所以凶险。在四凶行龙之中必须有五吉龙相间,这才成胎结穴。在五吉行龙中必须有四凶龙相间,龙脉才能分布牙爪。如果在四凶行龙中没有五吉龙相间,龙脉就没有化气,在这样的地方作穴,会犯刑凶之事;如果在五吉行龙中没有四凶龙相间,那么在这样的地方作穴,没有富贵可言。虽然有九星,但只是五星在变化,仍然可以用五星来判断。
水星过于纯了就会泻,火星过于纯了就会燥,都没有什么可取之处。金星过于纯了就是顽金,木星过于纯了就是刚木,又怎么能够取用呢?所以,三阳中必须有二阴为纬,在二阴中必须有三阳相恭。金星、木星、火星是三颗阳星,水星、土星是两颗阴星。五星不变称为连气。如果五星连气,要么是阳独要么是阴孤,开始不会有孕育之意;五星化气,那么阳变阴合,这样才会有生机。
然而在金、木、水、火、土五星中,最重要的是两颗阴星。龙脉如果没有水,就不能存活,只要有水龙脉就能形成格局,如果没有土就不会丰厚,得土之后格局就会显得贵重。龙脉如果没有水,就会显得刚直、僵硬、顽罡,呈现一派杀气,怎能够融结?在龙身上一定要有一点水星,这水星就是龙脉受胎的地方,在前方一定会结穴。因此,看龙要先看有没有水,有水就能受胎,无水就不能受胎。然而,这水并不在大体上相看,要在出脉断伏处相看。凡是在出脉断伏处,如果龙脉三摆三动,或者有水珠、蜂腰、鹤膝、走马、串珠、抛梭、织锦之类,只要呈之字、元字或人字,就都是水,前方一定会结真穴。因为水乃天的生气,是滋养万物的东西。如果在龙身的中间有一座土屏,那么龙脉的力量就大,能结封拜大地。如果龙脉中没有土屏,那么龙身就不厚重,无法承载大福大贵,也不可能结大地。虽然在木龙、火龙中的穴位,也有的能位至三公,但最终难免会有丧命亡家之祸。这是因为龙脉无土承载不厚的缘故。土是大母,万物都靠土来承载,所以,御屏、帝座是至贵的格局。因此,如果不识水就不能判断有没有地;如果不识土就不能判断地的大小,水和土都是风水中的命脉。廖金精说:二十四龙与二十四节气相应,七十二龙与七十二候相应。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所以,龙脉逢三就变。因此凡是遇到龙脉三摆、三折、三动,那就是有变化之功。三摆与三候相应,为一气,一气变成龙。所以,一字行龙必须微匕见三摆,不然就不能结穴。二十四行龙也以此类推。
火变土,土变金,彼此相生就吉祥;土变水,水变火,如果遇到相克就凶险。火剥金而克金,金、木、水、火四山得土,那么金就会有所帮助。金变木而克木,如果木两侧得火星相助,则金会衰。得土能生金,得火能制金,这样的话就不害怕克,称为救星。按:《刘氏囊金》中说:如果土星行龙,水星为穴,土克水本来主凶险,但是,如果穴的左右两侧得木星相救,得金星相助,也是吉祥的。这是根据穴星的制化来说的,与所谓的“母星克子主死绝亡”不同。因为母克子,则儿子会死,并不是左右之山能够制化得了的,所以,还不如在龙脉的行度相克之处看有没有救星才是真的。
行止、入首
《青囊经》的第一要义,是要识得龙身的行与止。龙脉的行度必然如同逶迤蜿蜒的蛇,具有停止不住之情,龙脉之正必然有尊重不动的气势。形止才能有结作,形动不会有融结。《葬书》中说:龙形如果不停地在动,不适合下葬。龙脉之形必须停止,看起来像尸体一样不动,这样的地方才能扦穴。如果龙脉看起来像各种东西在动一样,也不适合下葬。并不仅仅是主山如此,只要是所见的飞走摆窜之山,都是很忌讳的。
大致来说,要水走砂飞,龙脉才能前行;如果水聚山会,龙脉就会停止。如果龙脉的手足朝前就是要停下来;如果龙脉的手足朝后就是要行进。《撼龙经》中说:龙脉停棹向前,那么穴就在近处。龙脉发棹向后,那么龙脉就不会停下。如果龙脉的桡棹向后,会忽然出现案山,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有真龙在此处。
如果龙脉的枝脚稀少,龙脉还能前行。如果龙脉的枝脚繁茂,行龙就将停下来。《天机素书》中说:如果龙脉的枝叶繁盛,就要在龙腰处寻找融结之处。如果龙脉枝叶稀疏,就要在它的尽头处裁穴。如果龙脉藏牙缩爪,那么龙脉将要停止,如果龙脉分牙露爪,那么龙脉将要前行。山如果直走,水如果直流,那么就不用在这样的地方寻找穴。山有大的弯折,水有大的曲环,这样的地方一定有好的穴地。如果阴气胜,那么遇阳就会止;如果阳气胜,那么遇阴就会住。
在龙脉的乖巧之处,能够知晓龙脉即将降落;在龙脉的大动之处,能够知晓龙脉即将有融结。如果龙脉将融结为穴山,那么一定会变得乖张,本来高突然变低,本来大突然变小的地方就是。如果龙脉将要融结为穴山,一定会屈曲摆动,看似要东行,却忽然向西而去,看似要往北,却忽然往南而来。《撼龙经》中所谓的“真龙落处阴阳乱”,就是这个意思。
主山端正、稳重、清奇,要到头的才贵重。折山伶俐巧嫩,要入首才是真。主山即少祖山,真龙行度如果远的话,一定会后起土山会再行三四节才会融结。如果节数很多,就相当于驻跸山了,而不是主山,此时必须另外再起主山才可以。如果没有主山,而龙脉的行度也起伏曲折,也一样会融结,但是力量会比较薄弱。到头的第一节是入首,第二节是折山。
所以,行龙到了将要结作的地方时,一定会有极贵的真气。如果到头没有入格之相,一定不是真正融结的龙脉。暂不管千里的来龙,先看龙脉到头的几节。在龙脉到头的几节内,如果有走马、串珠、芦鞭、三台、王字、个字、之字、抛梭、展翅、飞蛾等贵重的格局,一定能结上好的穴地。但是如果龙脉起伏,秀丽非常,也一定会有结作。如果龙脉到头懒散、缓慢、死板、僵硬、臃肿、又直又长,即使砂水都好,也一定不会有真穴结作。要么真正在龙脉假意要落下之前,或者闪于旁侧。《堪舆管见》中说:人们总是在龙脉的尽尖处直接扦穴,却不知道龙脉先前已经转向作了横穴,或者先前已经翻身作了顾祖穴,或者正龙前行作了偏穴,或者龙势趋下作了高穴。所以,察看的时候一定要详细,真穴很不容易找到。
穴星
星峰特起而且开面,这是穴郛。龙脉大而停止成形,这是气海。穴星娇嫩可爱称为秀圆,穴星干净无暇称为清端,穴星正而不斜称为严丰,穴星润而不枯称为足。《铁弹子》中说:泥丸如果不满的话,气就不会兑。意思是说,在结穴的地方一定显得很丰满,穴星光润如同小孩子的头一样,泥丸精髓充足,气色也光彩。如果一旦有缺陷薄削,那么气一定枯槁,就不能成穴了。
穴星退而不外露称为藏,穴星矫然而不群称为特。刘青田说:凡是真龙结穴,一定不会露出龙体,出头露面只会泄露真气。古人说“好龙就像闺中的女儿一样,藏身于帐幕之中不会露出形状”,说的正是这个意思。《葬书》中说:在众多的龙脉之中要选择奇特的。在大处要选特别小的,在小处要选特别大的。《天机素书》中说:如果群山又低又小就要取大的,如果群山又高又大就要取细处。那些有直有曲的地方是最贵重的,有伸有缩的地方也是最好的。《一粒粟》中说:在十高一低之处,低处是最奇的;在十低一高之处,高处会出贤士豪杰。如果十大一小,那么小的为吉祥;如果十小一大,那么大的地方富贵绵远。如果十短一长,要取长处为吉。《地学》中说:如果群山都是直走的,只有一山为横,那么就取横处,这样的地方富贵发达,无人可敌,这是一横收众直,在群山之中辨识主星。又说:如果群山都缩,只有一山长,而且此山独自前行,旁若无人,这是龙脉单生,不用在它的尽头处去寻穴,只需要从山腰处侧开地穴就可以了。此龙自然会回转,将山水收纳其中,其余的短山都降伏于它。又说:如果群山都迢迢绵长,只有一山短,而且短的山不但是横行的,并且蜿蜒曲折,此时,众多的迢迢的山都是作为护从之山,多枝脚,短山靠着龙脊行度不会太远。这是主人负城而居,如果穿山出脉的话,就会有凶险。所以,不懂得风水术的人因为不能辨识穿山之脉,只说是主人的来历太短。
四方之势都平的称为称,四方都没有缺漏的称为安,既巧又显得非常的称为奇,拙劣而难以卜测的称为在。众山朝揖而不走,招之则来。众水相顾而欲留,吸之则得。诸贵送媚,一元安静而养真穴。这样龙脉栖身的巢穴才牢固,实在是真正的宿福之地。要么是朝水,要么是横水,要么是据水,要么是去水,要么是无水,水有这五种不同的格局。直龙、横龙、回龙、飞龙、潜龙,龙脉也有这五种不同的格局。朝水是指或者溪流、或者河流当面来朝。横水是指水从左侧或者右侧横抱于穴前。据水是指穴前的水汇成湖泊,穴据而有之。去水是指水从穴前流走也称为顺水局。无水是指穴在于坡上融结,山势盘聚却不见明堂之水,也称为旱龙局或者干流局。凡是龙脉结穴,只有这五种格局。直龙是指龙脉直来,并且直接对着龙脉的来处结穴。横龙是指龙脉横来,横向结穴。回龙是指龙脉翻身逆转,称为回顾祖宗。飞龙是指龙脉高起看起来像飞一样,在龙脉上聚仰高之处结穴。潜龙是指龙脉落于平坦之地,潜迹于田泊湖水之间。凡是龙脉入首只有这五种格局。《入式歌》中说:直龙原来是撞背而来,龙脉中出,以龙势徘徊为贵;横龙原来是从旁侧落下,在逆转的时候,龙势一定要磅礴;回龙原来是逆转翻身的,在顾祖的时候一定要顾盼有情;飞龙原来是融结于高处,飞龙昂首显得真是奇异;潜龙原来是降落在平坦之地,撤脉之时显得如此悠扬。
相龙虽然在于观察龙的格局,但是卜穴之前一定要先审看穴星。古人把穴星分为五星,后人则用九曜来表述它的变化。贪狼木星、巨门土星、禄存土星、文曲水星、廉贞火星、武曲金星、破军金星、左辅金星、石弼水星,这是杨筠松所说的龙脉的九星,也称为老九星。在九星之中,只有右弼星没有一定的形状,所以没有图。太阳金星、太阴金星、金水水星、紫气木星、凹脑土星、双脑土星、平脑土星、孤曜金星、天罡金星、燥火火星、扫荡水星,这是廖氏所说的九星。注:天罡星和孤曜星有两种格局。一种格局是头圆脚尖称为天罡,头圆脚直称为孤曜;一种格局是太阳星过于顽饱为天罡星,太阴星过于顽饱为孤曜星。
细细推究九星九变的格局,详细辨识五吉星四凶星的形状。穴山九星,每一星都有正体。开口、悬乳、弓脚、双臂、单股、侧脑、没骨、平面,这九种格局称为九变。详细参见《廖氏九星穴法》。所谓正体是指既没有青龙也没有白虎。所谓开口是指下面没有乳。所谓悬乳是指上起于顶下垂乳,而且青龙白虎均匀对称。所谓弓脚是指青龙白虎一长一短。所谓双臂是指两青龙两白虎。所谓单股是指或者有青龙没有白虎,或者有白虎没有青龙。所谓侧脑是指顶是倾斜的不正。所谓没骨是指没有顶。所谓平面是指平坦仰卧。太阴、太阴、金水、紫气、天财,这是五颗吉星。天罡、孤曜、燥火、扫荡,这是四颗凶星。歌诀中说:九颗星辰再变九,正体的都在首位,开在第二,悬乳在第三,在乳晕之中藏有太极,四是弓脚,五是双臂,第六是单股,第七是侧脑,这些都是不用怀疑的。第八是没骨,第九是平面。总的来说,九变都不离首。
星要成象才能为尊,如果星象难辨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曜要以合体才能主贵,如果过于纯了也让人担忧。既不是金也不是土这称为峦肤。既不是火也不是木这称为杂气。《雪心赋》中说:土不是土金不是金,这种情况如同参形集势。木不是木火不是火,这种情况让人炫目惑心。这是因为土小巧得如同金一样,木又尖又乱看起来像火一样。金和水合为金水,金和土合为太阴,土和金合为天财,这些都是所谓的合体,只有太阳星是五行皆有。星落之处有初、中、末三等;星体有兼、贴、衬三种。星体初落,距离祖山不远处就会融结;星体中落,龙行至中途会重新起少祖山再结穴;星体末落,龙行到尽头才会真正融结。
《拨砂经》中说:如果一星特立左侧曲这是兼有水意;如果右侧直这是兼有木意;如果山脚有凌光闪烁这是兼有火意;如果星面平坦这是兼有土意,面饱满者兼有孤曜、天罡之意。这些兼体显而易见,容易知晓。或者左侧直而润生窝直者、木而润者窝者,兼有水意。或者右侧弯而燥带有石湾者、水而燥者石者,兼有火意和罡意。这是兼而隐,难以看见。还有一种说法:凡是兼星,东看像木星,西看像金星,或者东看像水星,西看像土星,也称为兼体。
火在西方,土在方北,这是身衰,最畏惧的分别是水和木。火在南方,木在东方,这是身旺,又何必忧心于水和金呢?火在西方,土在北方,这是不得位所以身衰,因此畏惧被克。火在南方木在东方,这是得位所以身旺,不畏惧被克。位于被克的位置,忌讳见到克星,因此,木如果在西方忌讳金,火如果在北方忌讳水;位于被生的位置忌讳遇到生曜,所以,木如果在东方忌讳水,水如果在北方忌讳金。如果木星在西方已经受到了西方的克制,而且前后左右又见金星,那就是重重受克必死无疑。火星在北方,已经被北方的水所克,而且前后左右又见水星,也是重重受克必死无疑。又例如:木星在东方,已经在旺方的,而又见到水星生它就太旺了,所以忌见水。水星在北方,已经在旺方了,而又见到金星生它也会导致过旺,所以忌见金。
金和木并居于南方离位,因为仇敌被伤,所以木有恃无恐;土和水并居于东方震位,因为仇敌受制,所以水也没有什么好担忧的。金本来克木,但是金星和木星都在南方离位,金被火伤,所以木有恃无恐;土本来克水,而土星和水星同在东方震位,土被木制,所以水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土星和水星共处于东方,火星和金星同居于北方,这是借助我生以互相牵制;水和火共在东方震位,金和木同在北方坎位,这是借助生我来互相扶持。土本克水,而土星和水星同在东方,东方木气旺,水又生木,木再克土,所以土不能克水;火本来克金,而火星和金星都在北方,北方水气旺,金又生水,水再克火,所以火不能克金。这是借我生来进行牵制。水本来克火,而水星和火星同在东方震位,震木能生火,火气旺,火再克水,水就不能为害;金本来克木,金星和木星同在北方坎位,坎水生木,木气旺,金就不能为害了。这是借助生我来互相扶持。木受克,开始凶险,后龙遇水,终于吉祥;金结穴,开始吉祥,后龙遇火,终于凶险。如果木星结穴,前后左右如果有金来克制,那么在开始的时候一定凶败,等行到了后龙之处,得到了水星来相生,就能化凶为吉了。如果金星结穴,局势完美,开始的时候是吉祥的,等行到后龙时,遇到火星相克,那就会变吉为凶了。《雪心赋》中说:先破后成,大多是因为水能生木;开始荣盛,最终衰滞,只是因为火去克金。
如果子弱就要看母星,如果母强那么子就有救。如果身衰就要看朋曜,如果有朋前来那么衰身就能得到帮助。如果金星结穴被火克制,而少祖山和父母山是土星,那么土能生金所以有救。如果本主是木星衰弱,砂山上又得到木星,那么同为木星可以彼此相扶,就不需要畏惧弱势了。如果息星克母则会荣盛,如果母星克息则会灭绝。所以前山可以克后山,但是后山不能克前山。子克母有破胎而出的道理,母克子那么子必死无疑。所谓“息星克母子荣昌,母星克子死绝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又《吴公解义》中说“木星进入土星,会高中科甲,辅佐朝廷”,这也是取从下克上的意思。
本主不足的喜欢相生相扶;本主太旺的适合相克相泄。凡起星之后不宜倾斜,更忌讳生出枝脚照应其他。山上即没草又没木称为童山,山上有黑白石间杂在一起,憔悴无色称为疙头。四面的山高锁称为囚,一山近逼于前称之压。土星被伤称为断。山依然在行度之中称为过。《葬书》中说:气因为形来,而断山不能下葬。气因为势止,而过山也不可以下葬。另外,《青华秘髓》中说:一息不来身是彀说的也是断山。如果又直又硬这是杀气中最厉害的;如果陡峭险峻这是杀气中最可恶的。《葬书》中说:龙势因为有土才能行度,所以,在石山处不能下葬。如果龙脉显得懒散、平坦,这是由于气弱;如果龙脉显得尖又细,这是为气衰。董氏说:在枪头的地方不能下葬,在鼠尾的地方也不能扦穴。凡是四周的山高耸遮蔽,三阳不能照耀,这样的地方一般是狐鬼聚集之处,不能在此寻找穴地。《锦囊经》中说:日月不照,龙神不依。说的就是这样的地方。凡是山气虚耗的地方,蛇鼠盛行,也不能在这样的地方扦穴。
龙脉如果贯顶那就是纯阴,龙脉如果贯口那就是阴极。所以,在穴后露脊的话这是大忌,而穴前如果生嘴也是相当让人嫌弃的。穴后如果露脊称为剑脊龙;穴前如果生嘴称为元武吐舌,也称为地劫。《入式歌》中说:第二千万不要寻找剑脊龙,其中含有厉害的杀气。《三宝经》中说:元武如果长吐舌,一定会使小孩受损伤。如果孤露,那么会受风吹,魂魄会漂散;如果凹缺,那么会受风射,尸身会翻覆。《葬书》中说:气以龙脉来相会,如果只有一座独山就不能下葬。《式歌》中说:第三最忌讳日风穴,这样的地方一定会让家中人丁败绝。
头分股,看起来如同羊蹄一样的形状。脑开折,看起来如同牛胁一样。《雪心赋》中说:头上分出两指,看起来像羊蹄一样,一定会出不孝之子孙;脑上生出数道折痕,如同牛肋一样,一定会有刑讼官司,遇牢狱之灾。《仙婆集》中说:忤逆之山看起来如同羊蹄一样,会败坏门庭。山体又平又肿,称为鳖脊;山体又平又薄,称为鳖裙。山体平坦臃肿,完全没有体势,称为死鳖。山体背势平坦,从上往下越来越薄,称为鳖裙,主败绝。山体如同鹅头,是危险的。山体如同牛腿,是不好的。《管虢诗括》中说:山如果像牛腿一样,称为琵琶,在这样的地方下穴,男人贪吃贪喝,女人好色。凡是不良的征兆,都千万不能错误扦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