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163|回复: 133

《 性理地理 》谈养吾

[复制链接]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发表于 2008-5-21 0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一

人莫不孝其親,愛其子,親其親,長其長,生養死葬,慎終追遠,萬世而不能外也。生則居廈屋,死則蹴壤土,於是地理之道尚矣。居廈屋,莫不以形式高爽,空氣暢通為宜。葬壤土,莫不以地方清淨,山水清明為合,此即性理之地理也。人人得而知之,出於自然者性理也。人人得而知之,出於人為者地理也。亦人人得而知之,有自然,而後有人為,雖屬人為,必合於自然,地理以人為而合於自然者也。人為而不以自然為主者,非性理非地理也。地理以陰陽為主者自然也。以形勢理氣為言者,人為而出於自然也。性理之地理多矣,而人不之知,不之知,所以明知性理之是,而反以為地理之非,悖於性理者,即悖於八德,遠於地理者,即遠於三才,八德是性理之柱石,三才是地理之綱領,此性理地理之說所以出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

宴貴賓,待上客,必延之於上座者性理也。上座之宜,地理之宜也。場合而分有等次者,性理也。等次之分,地理之分也。性理之宜不宜,分不分,地理形氣之宜,形氣之分也。地理以一陰一陽之道為言者,凡道之所由,莫不係陰陽之所由來,故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二氣也。地理陰陽之質也。言形而氣附之,言巒頭而理氣必言之,氣稟於先,形成於後,外似形而內實氣,形之正側,人人得而知之,故以上座為貴。氣之美惡,人人不得而知之,故不知上座之位貴之何在也。得知地理者知之,知性理者亦皆知之,惟或不知為地理之理耳。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三

東南西北四方也。春夏秋冬四時也。四時之氣,與四方之位,有密切關係者,人所不知也。茲姑以風之方向喻之,春夏宜乎東南,秋冬宜乎西北,何以人所共知,此性理也,順此則睛,反此則變者,人亦所共知,此性理也。知方位時令之動靜合不合者地理也。合則吉,不合則凶者,地理之巒頭理氣也。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動,性理之動不動,人所共知,地理形氣之動不動,人所不識。山靜則氣靜,水動則氣動,地理以風水為言者,指氣之至動者為言也。楊公養老看雌雄,山為雌,水為雄,一陰一陽相對為言者,地理也。山峙水流,山高水下,人人得而辨之此性理也。山水體態,稟氣善惡,無人得而知之,此地理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習染之性理也。乘風則散,界水則止者,乘氣之地理也。形氣性理之關乎人生,大矣哉。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四

溫寒暑濕燥火,四時之六氣也,順之則休,逆之則咎。喜怒哀樂好惡慾,人之七情也。中節則休,不中則咎,此皆氣之所感,與情之所動也。人事之得失,地靈之所感一也。瘠士之民與沃土之民,習尚不同者,地也亦氣也。人身托之所,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其所感者氣,其所葬者,地吉則吉,而凶則凶地也,遺賅似無所感,情所感,氣所應也。經曰氣感而應,鬼福及人是也。先人之遺骸,即不受風,又不受水,則陰靈自安,子孫自福,理所必當。若生而處屋漏之所,居實濕之地,物必易朽,精神不安,身心多故,亦理所必然也。陰陽一理,生死一道,性理安,則地理自合,世有謫之不重,棄之不求者,察於性理之理,以求地理之理,處於父兄地位者,當知為言之不處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五

地理之關乎性理,考古證今,盤秀有據,書曰南方風氣柔弱,北方風氣剛強,北方多山少水,巍峨之中,綿恒數千里,因而人之體格情性,豁達粗雄,所謂剛強是也。南方多水少山,沃若土壤,平垣數千里,因而人之體格情性,精美靈秀,所謂柔弱是也。再考之於東瀛西洋,人性體格,更為顯明。氣脈狹窄者,其人居心必險,所作不吉。氣脈雄厚者,其地人心溫厚,社會貴富,理所必然也。至於國祚之久替,年命之修短,於性理地理,又關係密切,性理之理,重有修養,地理之理,全盡人事,孔孟重性理,教人修身齊家,曾楊重地理,教人求地安親,亦修齊并重之古訓也。性理為立人之道,地理為教孝之道,立人之道昌,必成禮義之邦,教孝之道厚,必成善良之家。世有捨性理而談地理者,非真地理也。捨地理性理陋談陰陽者,非真理也。數千百年而後,地脈變遷,人事所繫,有不得不注重性理,追求地理,以補人事不足者,如我國開化最早,文化最古,為世界所欽仰,地脈因人事而變遷,情性因氣感而改革,不得不行用人力,以為補救,疏浚水流,貫通絡脈,變衰復盛,反弱為強,是為當前第一要著。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六

子游問孝,孔子答以必敬,樊遲問孝,孔子答以生事之以禮,死義之以禮,祭之以禮,敬與禮,為人子盡之孝道,同一奉養,不敬則不足謂孝道,同一生養死葬,不以禮則不足謂孝道,茲姑以葬之一事言之,郭璞謂葬者藏也。乘生氣也。葬而乘得地脈之生氣,亦以禮之一事也。何以言之,地有高下,有燥濕,高則乘風而生氣散,低則受水而生氣寒,俱非所宜,即孔子之所謂葬之以禮也,非一昌麗堂皇,鋪張闊綽之謂禮,非桂典厚葬之謂禮,稱家之有無,不失於人事之簡慢,不失於人子之敬意,使父母遺骸,不受風,不受水,安厝於適當之士地,葬之以禮,惟此而已。世之談陰陽求生氣者,亦惟此而已矣,至於乘得生氣,乘得風水,人或以為難能,其實地理乃物質上之事,稍為留意,人人得而知之,若山地四面受風,八國不收,或則四山高壓,全不通風,均所大忌,他如滿山頑石,或粗鬆不結,無力不潤,或潮濕枯燥,色淡氣臭者,在所不宜,高低深淺,上下左右,概以山情水意為準繩,此地理之所謂認龍立穴要分明,前後相兼定者,即葬乘生氣之作法耳。葬得生氣,猶植物之種得其宜,花果茂盛,為天地自然之理,非以遺骸之求榮祿也可知矣,葬之以禮,此為最要,今世公墓,盛極一時,務於地脈生氣方面注意及之,於個人道德,公眾孝道,社會福利,均有裨益,有形氣當識者,蓋運關連之。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七

司馬溫公曰,古者擇地而葬,孝子之心,處慮深遠,恐淺則為人所損,深則濕潤腐朽,故心求土厚水深之地而葬之,所以不可不擇也,朱子曰,槨內實以和沙石灰,久之灰沙相乳入,其堅如石,槨外四圍上下一切,實以炭末,既辟濕氣,又戳樹根,此先賢對葬慎重之一說也。至於擇日開金,祀土穿牆,亦有所趨避,非拘拘然以為不可,也可知矣。至若迷信俗說,累世不葬,悖禮傷義者,尤所深謫,是故。寺營學,為人子經盡之道,為人。地者,亦社會方便福利之一事,非執此以謀食也可知矣。楊公教人求地要種德,恐偏於求吉地,而忽於培心田,故特表而出之,以成世之無德妄求者,語云福地還從心地來,誠不誣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八

輿道一說,古聖先賢中,除公劉相陰陽,觀流泉,卜洛還豳而外,說者殊鮮,惟性理精義載地理一節,朱子曰冀都是正天地中間,山麓從雲中發來,雲中正高有處,于闐以西之水,則西流入於龍門西間,自有以東之水,則東流入於東海,前面黃河環繞,右畔華山聳立為虎,自華山至中州為嵩山,是為前案,泰山聳於左,是為龍,淮南諸山是第二重案,江南諸山及五嶺,又為第三重案云云,於此可知講我國大形勢者,先賢早經論列,前明建都於此,說者咸謂劉氏所定,或亦劉氏根據朱子之理而定之也。此輿道之大者也。大則關乎國祚,小則關乎家庭,今人所談者,惟其小者耳,其力微,若能於大者方而加意經營,則民生國計,實利賴之,自古迄今,地脈水流,不無變遷,而大格天然,加以人工,不難仍使之勃發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九

司馬氏曰,葬必擇水深土厚之地,水深則地高而不濕,土厚則脈厚而氣壯,此穴地問氣之探討也。至於外氣之研求,水必求其之玄,山必取其環抱,遠近大小、高低緩急,務必處處合倩,方不失為吉壤,抑過不及,剛柔失中,陰陽不化,聚散失度者,實與棄屍無異,遺骸不安,有所不免,於禮于孝,均屬不合,此地理之所尚也。凡事莫不由性理而來,立天立地立人,此地理之所謂三元也。相地關鍵,不外乎陰陽剛柔義三者而已,所謂理氣者,從先後天八卦陰陽奇耦上分配,以判消長得失,所謂巒頭者,從山形水勢剛柔情性上觀察,以定吉凶禍福,所謂人道者,不外一孝字一禮字二者而已,孝之道無窮,禮之義無盡稱家之有無,各盡其能力之所能及,不失於孝道,不失於禮節可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十

書陶侃失牛,不知所在,一老父曰,前岡見一牛眠,其地者葬,位極人臣,按此老父詳姓名,或亦方外之士,善於陰陽者,諒陶氏為人,必忠孝仁義,老父藉失牛之機,特與指示吉壤耳。牛眠之岡,眠地之牛,未必陶氏之地,陶氏之牛也。語云,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福人福地,自非虛語,再按陶侃失牛時,或尚在耕讀之年,未至顯達,老父曰,其地若葬,位極人臣,玩此可知陶氏必自此牛眠地葬後,當代即發,其應周驗,所謂地靈人傑,鬼福及人者,於此可信,惟卜地之學識,須均如老父,吉地之結構,須均若牛眠耳,若無老父相地之目力,無陶氏家道之仁義,雖有牛眠,雖有老父不識也。陶氏信而用之,老父特為指之,此中自有天緣,得天則合於理氣,得地則合於巒頭,得人則合於人道,不愧天,不作人,此之謂道,如此方合於地理之道,成之相地與求地者,可不免旃。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十一

几百學識,莫不有專門成語,須入其堂奧者,方能了解,地理稱左方曰龍,右方日虎,龍而曰青,取東方屬木為青,震為龍故名,西方屬金為白,兌為羊為虎故名。以左右言之老,左為孟屬長房,右為季屬幼房,以數之次序言之,左方為孟,屬一四七房。前後當而為仲,屬二五八房。右方為季,屬三六九房。前為離卦,離為雉,離屬火,色赤,故曰朱雀,後為坎卦,坎為豕,坎屬水,色黑,故曰玄武,無論東西南北坐向,其前後左右,均以龍虎雀武名之,此為地理方位之成語,非龍吉而虎凶,雀吉而武凶,有時左吉,有時古吉,明乎玄空生旺衰死循環消長之理,自可一目了然,總之山水屬右者宜低矮,屬左者亦不宜高聳,山水謂之天門,宜乎開暢,山水屬左者宜高聳,屬右者亦不宜暢遠,山水謂之地戶,宜乎閉藏,天門開暢,則氣脈足,地戶閉藏,則生氣聚,地學論水,所謂來亦吉去亦吉,即此意也。猶人之生計,收入宜乎暢遠,暢遠則富裕多蓄,支出宜乎樽節,撙節則不備無恐,龍虎之宜低宜高,左右之不拘拘於左宜高、右宜低之說,不言而可喻矣,交媾地以龍言之者,氣為最活潑最生動之物,山地則曰山龍,平地則曰水龍,皆取生動活潑之象,能擇其生動活潑之聚處止處,而安葬之,自然生氣蓄聚,此世俗所稱尋龍捉脈者,其用意無非如此。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十二

書曰氣以水聚,龍以水界,為研究地學之最要關鍵,二而一,一而二也。氣與龍,為二者相須之物,始有氣,而後成形,形即龍也。書所謂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者是也。地學有入山尋水口,登穴看明堂一類,識得水之聚合處,而地之或干或支,或龍或砂,或主或客,自可不言而喻矣。干為正干,即屬龍屬主,支為傍支,即為砂為客,氣脈之厚薄大小,於焉詳矣,凡世之成大都市大商場者,皆氣脈蓄聚之所,如滬埠有太湖黃浦與長江會合之水,而成最大之商埠,此最顯明之實據也。宋朱子以冀都為言者,已有明清數百年之事實,形止氣蓄之理,不其詳歟,小而一丘一冢,一椽一舍,其理其實,亦無不皆然,今之好研究者,當於此察之,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其理一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十三

語稱十年風水輪流轉,百年田地轉三村,寒來暑往,暑往寒來,為天氣之消長,來復往,往復來,循環無端,地理稱之曰理氣者是也。山峙水流,地形千古少變,惟氣則否,有合於上元,而不合於下元者,有合於下元而不合於上元者,上元之氣,與下元之理,當然不同,猶夏葛而冬裘,乃氣之不同,非形之不同也。形合氣合則吉,反之則凶,形不合而氣合者無用,形不合者,更無須論其氣之合不合矣。語以十年輪流為言者,乃其大概耳,陽九陰六,以八卦各爻自言之則然也。以三爻合言之,有十八年,二十一年,二十四年,二十七年之差等,氣運轉移,消長循環,人事之徵驗,其變遷勢必隨之而分,人能識得氣運之轉移,田地人事之變遷,自然可以保留,語云墳多必發,門多必敗,雖為陰陽槽懂之語,然於地學之形勢理氣上,不無切磋研究之價值,形有大小,氣有厚薄,理有消長,豈區區一隅之所,可以總貫累代哉,雖云滄海桑田,出於自然,然而曠觀世家,有數代綿綿不變者,有顛撲無常者,雖半屬於因果,然類此者,大都屬於陰陽二宅所致,若能識得形氣二者,方知論言之不虛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十四

天理地理性理一也。世有為善不昌,為惡不誠者,有福人而未必得福地者,必其先世餘殃餘德,有所未盡耳,既合天理,必得地理,必合性理,未有不合性理而專求地理者,更未有專求地理而置天理性理於不顧者,理者禮也。有禮必合理,必合性命,孔子所謂生事以禮,死葬以禮,祭之以禮,亦三理并禮之理也。猶易學本具象理數,而孔子少談數,而重談理者,以數之易入迷途耳,地理亦然,以地理之理,有關兄弟安危,子孫禍福,亦易入於猶矣,故亦儒有斥為迷信者,太過而不合天理,不及而不合性理者,皆非地理之道,安危禍福屬教孝之道,失於孝道而偏於輿道者,毋須關之而已自關之矣,山川有靈,地師有知,其孰能與。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十五

地理最大要素,有龍穴砂水向五大要點,世人不察,往往胡言亂語,不知其詳,問之全不能答,茲以人之象形,及穴字象形分析之,龍者猶人之首,即穴字之起點是也,(、)為全部動脈之策源地,人有身有手足,穴字與人之象形似,亦有手有足,人之兩手,乃內字之(一)即為地理之開帳,謂之外龍虎,亦即外砂是也。人之兩足,乃穴字之(八)即為地形之本身龍虎,即內砂是也。地之有水,猶人身之血脈,營衛全身,一氣貫通,上下左右,毫無偏倚,所以運寫穴字,先起點(、)為首,次寫(一)為身,為兩手,再次寫(八)為兩足,如是全部寫成,寫字在乎運筆,運筆之精華,即地理全部之水法也。人身之穴,即男女陰陽精氣會萃之所,藏而不露,故穴字自(八)之下,空而無物,故稱穴,穴者空洞無物之所也。陰陽結構之所,實寓於此,故稱結門,穴字雙門洞開,為陰陽動靜往來之所,猶宅之有門戶,可通出入,地理之所謂向也。門戶關乎全宅得失,故向最為重要.門之啟閉有時,故向有合運失運之分,氣之最動者,惟在門戶,穴之最有關係者,在乎向與水,易日吉凶晦吝生乎動,經日富貴貧賤在水神,向首一星災福柄,即此意也。玩此則地學之形勢理氣,不難豁然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十六

千支八卦,陰陽五行,為我國特殊之哲理,自大撓作甲子,伏羲畫八卦,而後醫學地理,。著星命哲理,相習成書,書立門戶,而其所以然之理,雖歷古已有人探討,而識者猶恐寥寥,茲姑以地理二十四方位言之,周天十二支,分三百六十度,每支得三十度,可稱等分,若以四正四隅八方分之,則其度數,殊難平均,所以後人復以八千四維加轉於支位,乃成二十四,其度數每個字各得十五度,北方屬水,以干之壬癸轉之,東方屬木,以干之甲二轉之,南方屬火,以干之丙丁轉之,西方屬金,以干之庚辛轉之,中央屬土,以無位之戊已屬之,四正有子午卯酉,四隅無干又無支,故以乾巽艮坤列入,而後八方二十四位,各有代替之名,而三百六十度,適得其平均,於此可知青囊所謂先天羅經十二支,後天再用干與維之深意,先有十二支之方位,而後再有二十四山之方位也。說雖先後,其實同時發明,不過乃當時運用上進一步之先後也。後天八卦,為方向之代名詞,二十四山,亦為三百六十度方向之代名詞,毫無疑義,玩書藝二為萬物之玄關一語,可知抽爻換象,品配三八,實為二十四方,每卦三爻之大堂奧,二十四山干支八卦為其表,品配三八為其裡,此所以聚訟數千百年,只知其表,不知其裡也。辦得裡,青囊萬卷,立地分曉,表之陰陽五行,無關得失,裡之生旺衰死,實為吉凶之門,消長於此,休咎亦於此,書曰先天為體,後天為用是也。此體非山水有形之體,此用非洛書方位之用,根據三八品配之卦體,來合上下兩片流行之卦氣以為用也。是之謂真體,是之謂真用,大玄空之作法,所謂合於性理者,盡于此之。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十七

世有當旺者為實一語,形容得力得勢者為言,時有盛衰,氣有消長,合於時勢者即為當旺,春旺於木而和風解凍,草木萌動,夏旺於火而暑氣熏蒸,草木繁盛,秋旺於金而秋風肅殺,草木凋零,冬旺於水而朔風裴庸,萬物收藏,此萬物之所以隨氣繁榮,隨時生殺也。及時當令之氣,能掌災福之全權,此所以為貴也。地理俗稱風水,四方之氣,隨時令而轉移,春東夏南,秋西冬北,即為當令之風,順之則天氣晴明,背之則陰霾多變,此人人得而知之也。地理有合於某運,宜某向某水即吉,合於某向某水即凶者,即此方之動氣,與時相合,與相反之分也。天玉所謂江東江西江南江北者是也。江東者屬震三,與巽四為真夫婦,故曰四個二,江西者屬兌七,與艮八為真夫婦,故曰四個二,江南江北共一卦者,南離北坎,為玄空中之真夫婦,故曰共一卦也。當旺而有權則為母,當旺而無權則不貴,不當令而有權則為凶,不當令而無權則為不凶,當旺不當旺,於玄空氣運上分之,有權與無權,於山水形勢上辨之,此形氣之所以萬不能分離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十八

設宴款賓,有主席陪席之分,上賓列於主席地位,其次則挨座而分,不知者以為通常之事,實則已寓地理常識在內,地位正大,形式端莊,亦不過如是而已矣,尊敬謙讓,亦不外乎是,非肴潠厚薄之分也。擇地安親,論形勢辨理氣者無他,氣局與氣運之探討耳,他如茶坊酒肆,戲院客座,定以等級者,設備之不同,所以代價之有等分也。形而上者,萬事萬物,莫不有等次,莫不寓以形氣也。地理者,不過形氣等次之探討與設計耳,得其宜則吉,失其宜則凶,牛山人為,牛山天然,天然者無法挪移,人為者處理有方,此輿道之所尚也。直言之乃通常之設計,人人可得而知之之事也。惟慮無人探討而為人所欺耳。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十九

氣感情感,乘氣納氣,為研究地學之大關鍵,亦為性理之大精義,人各有其父母妻子,何以人之父母妻子,其榮辱休戚,與我不涉,所涉者惟其與彼有所情感耳,情既感,則氣自感,吉凶禍福,感於其所情,感於其所氣耳,感則通,不情則氣不感,吉凶與我無關。陰地重在乘氣,陽宅重於納氣,氣在地下,乘之始得,氣在地面,納之始應,乘之者全身,納之者口鼻,乘氣感於子孫,納氣感於住戶,乘氣之善惡,無法趨避,納氣之休咎,可趨可避,所以陰陽二宅,事屬一理,其所異者,惟乘與納之不同,氣與情之不同耳,天地四時之氣,有正與不正之分,不正之氣,必感乎不正之體,推而至於社會風化,善惡物類,無不皆然,其理一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十

書載相陰陽,觀流泉,經云看雌雄,認來龍,可知輿道全重目力,相地猶相人,形勢開展者,其氣必寬,面貌魁梧者,其人必豁達,此為當然之理,世之相地者,往往從羅經上干支八卦陰陽紅黑論短長,不知者以為青囊棠奧,全在羅經,要知指南針不過以定方向,毫無其他作用,形之於盤面者,類皆俗說,玄空真詮,從未有人道破,以之立向,以定方位,卦氣之清雜,重在三八品配之作法,不繫乎盤面之干支八卦也。相地重氣,相人重神,因形察氣,因氣求神,形於中而方現於外,絲毫不能假借,人有清濁,地有吉凶,望形知氣,察氣知理,三才一貫,天人一體,地理云乎哉,陰陽云乎哉。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十一

賴公太素號曰布衣,楊公筠松號曰救貧,布衣襦褐之稱,救貧貧乏之謂,可知研究地學者,實是社會方便主義,為人而不為已也明矣,非操此以謀衣食也亦明矣,布衣者,決非富貴之家,貧而欲人救,其不足而心有所償,非拘拘於求錢財也。社會不足不如願之事多矣,楊公專訪人之不足者而救之,可知地理應驗,確有可橾勝算之理,得體得用,兼得生旺是矣,然必先種心田者,楊公必然救也。若心田全無,而求救於楊公,恐雖號稱救貧,而雖貧亦不獲救也。貧者雖眾,惟楊公能盡救之,貧者雖少,而楊公亦不一救之,不特楊公而然,即非號救貧如曾廖輩,亦未嘗不若是也。今人欲步先師後塵者,不知是不足以救貧,不足以救社會,地理之關係,考古證今,既可知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十二

日出東方屬卯地,日落西方屬西地,卯為太陽出地最始之所,有太陽而後萬物生焉,此所以命學有逢卯立命之說,說者大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世以太陽為本命一星者,即此,向陽之地,物必蓬勃,背陰之所,物必萎萃,井中之水,雖千百年而無濕生,池沼之水,積百數日而魚蝦漸繁,其明證也。宅居必取朝南,陰地必擇向陽,即其理也。書曰大地多朝北,只怕北風吹,面北而北方向,不受風,仍屬向陽,故稱大地,曰大者,逆龍逆局,其力較大,故曰大,地學創於我國,故以我國之大勢言之,若以之言四土局勢,恐未必然,一定之理也。於此可知太陽之關於陰陽人生,實有密切關係焉,葬法雖有浮沉吞吐四者,然必陽氣與生氣二者相提并論,浮而失於生氣,沉而掩沒陽氣,於先靈,於後啟,均非所宜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十三

世稱乾男坤女,男左女右,可習而稱,未加探討,先天乾南坤北,乾上坤下,男先於女,陽動陰靜,故男則以乾言之,女則以坤言之,此天地定位之理也。日出於東為離,離者麗也。光明之象,日落於西為坎,坎者陷也。黑暗之象,後夭震東兌西,震為長男位於左,故稱男曰左,兌為少女位於右,故稱女曰右,此我國東土之語也。西土重女輕男,女先於男者,先天體,屬下層,離東坎西,先女後男之意也。後天之兌,即西土之東.後天之震,即西土之西,重女輕男,亦即左女右男之義也。先天為體,無分上下,雖球分東西,而所以成天地者,尊卑則一也。所異者,後天用卦之不同,故稱謂之各有不同耳。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十四

良工之子必學箕,良治之子必學裘,醫不三世,不服其藥,百業均可家傳,惟於地學則否,傳心則務必心有所好,傳眼則務必隨身帶領,山地平洋,南北東西,各地之形勢不同,各地之結構各殊,見多則識廣,才高則學富,失之毫微,謬以千里,一言而有千金之重,一失而成萬世之誤,操生殺之機,掌禍福之柄,須熟讀書表,知陰陽消長之理,務走遍中土,識山水情性之變,學識經驗嗟勝者,紅日已斜,父母祖宗得安者,於願已足,其子若孫,非所計矣。所以聞楊公之名,未聞楊公子名,閱蔣公之書,未遇姜氏之後也。楊曾廖賴非無後,未聞者,未聞如若祖若宗之名耳,地學之不能傳後,於此益信,乃事實之難傳,非學理之不欲傳也可知矣,凡事業之為人者,即可以為業,為己者,即不可以為業,醫本濟世而亦為人,然猶可以成業,地學為救貧而為人,為安親而全為己,非業也。是道也。為學術而攻之,為孝道而求之,焉可以為業,更不可以傳後。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十五

分方大利,百無禁忌,為形容事理通達之口頭禪,亦地理之上之成語,與俗凡動土木,有書「姜尚在此百無禁忌。字樣,意為可以趨吉避凶,亦性理之一端耳,其實八方大利,百無禁忌之時,每年惟大寒五日後,至立春前之十天中,謂之大臘,又謂之或官交承之際,方能無忌,習以為常,確乎吉利,他如每年之寒食一日,俗稱偷修,然為時太促,總之避之為上,墓俗又有血喪不論年月,在在可以安葬云云,要知動作之年月日時,當可無所禁忌,若墓地之生向方位,昭穆前後,仍與通常無異,務必論其年神宜忌也。若犯之則更凶於枯骸,每有因夭殤未成了者,附葬於祖瑩隙地,若遇年月應忌之方,每致惹禍,竟至下旬日,或未匝月而致傷丁者,此為證明,書所謂江南無好地,年月日時利,於此可知年月方位之宜忌,較地理玄空形氣之宜忌,更為易見也。最通俗最淺最顯之說,誤事最易,能於此點徹究其所以然之理,世之謫輿道為迷信者,歷古未能徹底,此為一大原因,聊撮大概,以冀世之窮究年神者。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十六

世有形容神聖不可侵犯者,曰大歲頭上不能動土,亦為地學上之成語,太歲為一年中至尊至貴之一方,世以神名之者,乃習俗耳,周天一周十二方,以三百六十度分配之,十二地支,每一支得三十度,子北午南,卯東西西,人人得而知之,子年則子方為太歲,午年則午方為太歲!卯年則卯方,酉年則西方,其餘四隅類推,此年若在此方動土者,即謂之動太歲,動之即凶禍立見,故剋擇上在所大忌,其理何在,所謂在子在午,在東在西,其中心之主要一點,究以何者為主,地學上均以人之立極為主,人在南方,則子方必在人之北,人在東方,則西方必在人之西,所謂以人為極者,即以人居處之主要場所為極也。如朝南之宅人住前進,而後進為其北,人住後進,而前進為其南,宅之東為東,宅之西為西,年神宜忌,以此推論,大玄空理氣,亦依此推論也。太極既辨,則作法自明,如動作距離,太極較遠,在百步之外,或百數十丈之外者,年神方位,與極無涉,在所不論矣,都市之動土木可不選擇者,惟其如此。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十七

日為眾陽之宗,為至尊無上之一星,萬物賴之而生,掌生殺之權,剋擇有取太陽拱照,太陽到方,利於修造動作之說,以為陽光燭照,諸凶迴避,甚有三合六合等說,不知太陽無一息之停留,謂所謂日駒邊際,欲取陽光燭照,談何容易,況地球雖動而仍靜,太陽每日行一度有旬,子至卯丑初度,逆行一周為一年,俗以冬至太陽匾丑,宜修東北丑方,大寒太陽匾子,宜修正北子方,不知所謂日丑踵子,系天盤之丑與子,非地盤之呆方位丑與子也。欲取陽光燭照,須候太陽日晷照到地下所立山向,平均每度占時計四分,如立子午兼癸丁一度分金,候得太陽對照,必在正午十二點零四分,如在晚上守照,必取晚上十二點零四分,此際陽光燭照,諸凶迴避,天盤之躔於何宮何度不拘也。他如三合拱來等等,依此推求,真太陽唯此一點,猶攝影與電影之不偏不倚,乃能合格成局,此理之最顯者也。玩古烏兔渾天實照經所載用法,不外如是,惟於白畫為有力,晚上則稍遲,其餘五星有分恩用仇難者,乃時令之消長,用法之取捨耳。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十八

書有【墳多必發,門多必敗】二語,墳何以能多,若祖若宗,若父若母,各自營葬,即謂之多,多則得力必大,此處得運,彼處失運,可補悠久,故稱必發,若祖先父母營葬一地,得運則了財蓬勃,失運是孤苦零丁,乃氣數之必然也。門多則氣散而不收,泄氣多而納氣少,故云必敗,生居廈屋,死葬壤土,為人生必然之理,不論生死陰陽,乘得生旺之地氣,則身體強健,納得得令之空氣,則卻病延年。乘得生旺之脈氣,則枯骨不朽,陰靈安靜,放生氣之於人生,有密切關係焉,有分得令失令之語,感之則有吉凶悔吝之殊,故陰地宜求藏風聚氣之所,陽基宜求陽和開展之地,書云相陰陽觀流泉,其取捨堂奧,乃在乎此,世以風水名之者,乃後天氣稟之所擇,以驗人事之得失也。事在人為,以天地陰陽自然之理,自然之氣,參以山水動靜有形之質,有形之體,以定取捨,以辨休咎,安親即所以孝親,即所以慎終,即所以盡人子之道,嚴居即所以安身,即所以求天倫之樂,即所以盡為人之道,生事死葬之禮無窮,地理陰陽之道無盡!必盡其心而已矣,擇地云乎哉。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十九

書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春社秋社,有以盡祭之以禮也。曾子有宰牛不若離豚之感,王褒樹欲靜而風不息之歡,父母之德,昊天岡極,葬之以禮,猶生事之以禮也。葬必擇地,猶生必擇居也。葬必用衣裳棺槨者,事死如生也。人既離世,其遺骸之安置,全憑子孫,心安則親安,雖云焚之沉之亦可,即棄之鳥獸蟲魚之所,亦無不可,父母先靈之安與不安,陰陽相隔,聲息不通,世之人本無從得而知之,而父母之音容雖渺,口澤猶存,為人子者,豈容漠視,為社會人生計,似身身墓塋,不免占地太多,有礙生產之說,有倡火化及窄葬之說,於人生觀之理似近,於人道道義上,確有所不然,為生前而不關生後,為生而不顧死,欲子孫何為,雖云千古不朽者精神,於遺骸又有所不能,所謂不朽者,必有其物質,拾遺骸而何,郭璞以乘生氣為葬之要點,非無意也。遺骸乘得生氣,物質上確乎可以不朽也。不觀夫古之忠孝節烈,古塚森然,作千古之流芳,於人於道義上,非無意也。於其子孫,以及社會,移風易俗,兩有裨益,葬之以損此亦其最要之一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三十

萬物之形性美醜,即凜氣之善惡所致,形於中,混於外,無可擇節,地理玩山觀水,察血脈,認來龍,其旨即在於此,沃土瘠土之民,品性不同,窮山惡水之鄉,物產各異,其明證也。世之擇地者,往往不在山水情性上著意,到處以喝形為美談,要知山水地形之體態,隨地脈氣感之不同,而異其狀態,猶人之父母與兒孫,其聲色形容,莫不肖象,山也亦然,祖山如何開展,其穿田過河之小山,亦莫不明似,若以喝形名之,則獸非獸而禽非禽,每以動物名之者,於理實有所不合,地為不動之體,高低起伏,千態萬狀,何來有動物之生,地能生萬物,豈地面山水之傳變,即是動物,豈可以動物名之哉,地之山水,可以動物之象形名之,如天之雲氣,亦豈不可以動物名之哉,似龍似馬者,非龍非馬也。皆氣也。一如人之稱角稱肉皆萬物也。而茹素者之肴品,每亦以魚肉名之者,非魚非肉也。大都菜瓜植物之製品也。地理喝形之實無原理,於此益顯,卜地者觀其形,察其性,辨其理,識其情而已,用以南車者無他,以之辨方向耳,列之以二十四干支八卦者,亦分辨方向度數之代名詞耳,識得性理,方可言地理,世俗各說之俗與不俗,不辨自明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結論

情即性也。性即理也。以上三十則,大都近於性理,萬事不外乎情,而尤以人事為最,人事萬千,而應驗於地理者,孝於親,感於身,及於子孫,應驗及於社會國家,似屬無因,而確乎有因,地有靈於一,而人傑於一地者,有地靈於一,而人傑於一國者,反之於惡劣之家庭,惡劣之社會國家,亦莫不出於地而應於人,山水形勢之善惡,而應於人性之善惡,而應於人事之吉凶也。儒者以仁義為孝,釋道以虛無為勸者,補地靈人傑國家安全局不足耳,性善性惡,雖稟於天命,而地靈之所感,人物之所繫,於地下為無因,五鄉難言,里仁為美,近朱近黑,雖云習染,亦不外乎外氣與地氣之所感也。氣之善惡,可由山形察之,事之吉凶,可由人知之,理所必然,易能知事之機者,非山於象數,乃出乎理也。象數理氣之形容耳,安先人之遺骸必擇地,居地之吉,盲從即易人迷,揆於性.合於理,並符於禮則是矣,僕以地理之性理拉雜陳述者,意即寓此,閱者其共鑒諸,即近世科學之發明,亦不外乎一理,惟哲學則形之於人道人事,偏重於性情言行之上,而似近於虛無,科學則用之於實用物質之上,乃重用於實質,虛則遙遠難見,實則效用易著,乃時代與潮流之所趨耳,發明於理則一也。於是作性理地理三十則。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言語錄
一言,玄空二字,如何解釋,冠以大字,更是何意。

一語,玄空者,無邊無際,無方無體,放之彌於六合,以已有已成之八體為言,乃天人地合而言之之詞,故曰大支空,陰陽混而言之,故曰玄空,以其至大至外,而不能更大更外而範圍之,故曰大玄空,太初陰陽末分。由內而發者太極也。混沌既開,由外而無邊無際,而不能範圍之者,大玄空也。一內一外,似一而二,先于自然陰陽,自然之配合,自然之交媾,天地如是,人與萬物,亦莫不如是,有此大玄空自然之氣,所以有人及萬物自然之名。自然之體,自然之用,皆莫能道其外也。故統名之曰大玄空。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言,大玄空,既是天開地闢人生後陰陽混合之代名詞;既稱無方無體,而究其所以,天清地濁,雖皆云氣,其實亦各有方有體,大玄空之方,與體究係何指。

二語,先天天地定位,而後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陰陽相盪,而生萬物,而萬物中,各具有天地、山澤、雷風、水火、八體之氣也。於人亦然,人與天地之氣合一,故生則居廈屋,死則葬壤土,其氣與天地陰陽息息相通,故世有陰陽宅之相觀者。原本於此,其旨皆本先天,雖云無體,實有方有體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言,先天八卦之方之體,既知為天地萬物各具之自然陰陽在內,以天地四方之曠廓言之,有其氣,而後有其體,世云先天為體者此也。其如後天為用何。

三語,先天為體,猶磨之底盤,靜而不動,後天不動,後天為用,猶磨之上盤,流行不息,所以能成造化,運始於一、而終於九,卦始於坤。而終於乾,經云龍分兩片者,先天靜之一片,坤統三女屬上元。乾統三男屬下元也。後天動之一片,一二三四運屬上元。六七八九運屬下元也。陽九陰六,上下各九十年而為一周,此體用合一之理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言,大玄空體用之作法,既知其為如是矣,而先天八卦父母相交而生六子,陰陽老少,各自相對,其數合九,後天八卦則卦位雜亂,陰陽老少,并不相對;其數合十,其理何在。

四語,先天八卦,陰陽老少,處處相對相交者,即所謂天地自然之相配相見相交也。有此自然之交媾,所以天地間有萬物。而萬物各有自然之相配相見相交也。相交無時,所以天地萬物生生之機,循環無端,所以有後天為用之道,先天重卦,後天重數,二而一也。重卦則陰陽老少,處處配合,重數則一九二八三七四六。處處相對,數始於一,而終於九,而五十為成數,八方無位次而居中央,經云天尊地卑,陽奇陰耦,五加一為六,所以云一六共宗,五加二為七,所以云二七同道,五加三為八,所以云三八為朋,五加四為九,所以云四九為友,五加五成十,所以云五十同途,河洛相參,而為用無窮。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河圖一六居北而為水,水生東方三八之本,本生南方二七之火,火生中央五十之土,土生四方四九之金,金仍生北方一六之水;以河圖四方生生不息之理也。洛書一六三八為乾坎艮震陽卦一片,二七四九為巽離坤兌陰卦一片,一二三四為合五一片,合乎底盤之坤統三女,大七八九為合十五一片,合乎底盤之乾統三男,上下兩盤,有條不紊,今已知之矣,其於地理作法安在。

五語,上元一運,與下元六運之山水取捨相通,二運與七運相通,三運與八運相通,四運與人運相通,故日共宗同道為朋為友也。山形水勢,合於上元一運局者,時至下元六運。其得力與一運同,當六運新取此局亦發,故此云云,洛書一六三八陽卦一片之運,宜取一二三四合五方之山,取六七八九合十五方之水,洛書二七四九陰卦一片之運,宜取一二三四合五方之水,取六七八九合十五方之山,如此則謂之陰陽相見,雌雄配合,反此則謂之相乘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言,若如上述,其理雖通,而用法似乎太死板,有無原理可推,今庶述之。

六語,以先後天八卦。及河圖洛書之數之方言,似近器機,而不知如易之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等,其爻象變換,何尚不近器機,而彖傳繫辭,其理難窮,大玄空作法,正與此相同,故千古不得薪傳,而皓首不解者有之,聚訟千百年,而其理始終不明也。蔣公大鴻有云,會者一言立曉,此語似近荒謬,此指得訣者言之,非任何人都能知曉,要知原理奧祕,非得訣,實有所不能也。上述之理,實包含在千古不傳之挨星秘訣中,若未得訣者,亦可按此器機式而運用之,吉凶悔吝,可保萬無一失,謂愚不信,請嘗試之。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言,上言未得訣者,亦可按圖索驥,運用無誤,若得訣者如何。

七語,得訣者,係從原理上推求,全部辨正,豁然在胸,有體有用,配合生生,自有神而明之之理,若未得訣者,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言,體傳眼,用傳心,傳之者訣也目,語云好風水。不如老山頭,此指傳眼而言,傳眼在乎看得多,南北東西。龍之體態各殊,其穴之所結,亦因此不同。山人久居其地,熟請行龍,好風水初入其境,不免生疏,故此云云,用之在乎傳心,將何以之。

八語,傳眼之說,確乎如此,云下如老山頭者,指一地之狹義言之也。風水家南天北地,足跡所至,無所不曉,龍之體態。到處不同,北龍綿亙數千里,老大而高,幹結者多,而發必聖賢臣子,中龍少壯而嫩,幹結少而枝結多。發則清秀名一鬨而已,南龍地近熱帶,山多粗雄,亦枝龍結穴為多,人之品格情性,亦各隨山勢之體態而不同,語云北方風氣剛強,南方風氣柔弱。亦天時地利,稟氣不同所致耳,傳眼雖較易於傳心,而究其精密,實非易易,得脈為先,得穴為難,而四勢八國周密成局者更難,周密之小形局似易,巍峨之大形大局,則尤難矣,無以解之,日福地還從心地來,一德二運三風水,此為求地者聊以自慰之語,否則人人欲求大結作,不自度德,將何以之,此風水之所以闢而不談。曰聊盡人子之心而已,至於傳心,務從十年寒窗下用功夫,青囊全卷,的為地理之至實,名曰大玄空者。即青囊之妙用也。六法中至要之點,即所謂挨星是也。挨星之秘,楊公傳黃妙應,將二十四山,撮為坤主二八句。暗示抽爻換象之旨,經云先天羅經十二支,子母公孫同此推,二十四龍管三卦,皆指示 二十四龍挨星之秘,太極生兩儀,一生二也。父母生六子,二生三也。三生萬物是玄關,即二十四龍管三卦,子母公孫之倫序也。即一索再索三索之挨星也。知此則傳心之用得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言,眼心而曰傳,傳必有先覺者,而後從而授之也。地理形氣之書,汗牛充棟,今從書本中求之,其亦可得之歟。

九語,形家之書,十不離九,大都可看,論龍穴砂水者,不外合情二字,山水各有陰陽,老龍抽出嫩枝,大水收入小水,情也。山取起伏頓挫,水取之玄屈折,情也。高不受風,低不受水,情也。乘氣納氣,清也。得脈得穴,情也。形既得情,氣自中和,此不易之定理也。曰傳眼者,不過實地經驗之豐富耳,非拘拘也。傳心則雖讀破青囊萬卷,若不得真傳,暗中摸索,東推西敲,終難入其堂奧,世有種種偽說者,皆緣於此也。要而言之,除蔣公辨正之外。凡講干支八卦五行者,無一非偽也。經云百二十家渺無訣者,可知自古己然,乃其小者耳。真傳之難得,於此可見一斑,自古傳必以心,不傳則有所不能,書愈多,則法愈混,楊公看雌雄以天下諸書對不同一語破之,可謂真言不諱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言,傳心一說,殊難分辨,世之業陰陽者,大都各是其是非,其胸臆中,各自以為訣,是真是假,無人能辨之,與之談地學者,莫不韜韜然自得,抑不知研究學術,當站於客觀地位,萬不可以先入為主,三元三合,門類繁多,學者大都以師傳者即謂之訣。理之通不通,道之合不合,不之辨矣,如何方可以辨其真偽。

十語,地理即性理,理通則道合,易為性理之最善本,合乎易理者,即為真訣,大玄空作法,處處不脫易理,二五妙合,為大玄空不傳之祕,闔開奇耦,流行終始,為理氣之作法,捨此而言玄空地理者,失理氣之本旨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言,易理包含萬象,何止於地理。

十一語,易曰一陰一陽為之道,地理形勢理氣,處處不脫陰陽,青囊天尊地卑,陽奇陰耦,山管山,水管水,江南龍來江北望,一陰一陽也。雌與雄,交會合玄空,雄與雌,玄空卦內推,形勢理氣,各有陰陽也。形氣兩合,即為之道,易理如此,地理亦然,鄙參辨正全卷,即本此旨。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言,山水為有形之陰陽,楊公稱之曰看雌雄。其如無形之雌雄,由何而辨。

十二語,蔣公以山與水相對一語,謂石破天驚,有形之雌雄,即一山一水,實已說得明白暢曉,故以此直捷了當語破之,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無形之大雌雄也。即一生二,二生三也。三生萬物是玄關,此中之雌雄,尚未有人道破,無形之雌雄,務從玄空卦內推之,已詳六法章內。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言,雌雄有有形與無形之分,即知之矣,有形之山,即為雌,有形之水即為雄,與無形之雌雄,如何謂之相配相見相交,相見則福祿永貞,相乘則禍咎踵門,此中玄妙。殊難透徹。

十三語,形氣兩合,的為最難之一事,形則人人知之,氣則有所難能,如玄空挨星中之任何一星,在其得令時,即謂之正神,應配以山上靜處,其失令之零神,應配以水裡動處,如此即謂之雌雄相配,所謂相見相交者,尤在目力經驗上求之,山水之大小遠近,得脈得穴,乘氣納氣之間,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所謂三年尋龍,十年點穴是也。玩奧語十則得之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0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言,形勢既得,不合氣運,則氣感不應,氣運雖合,而形勢花假,則地理之道全棄,世云吉地葬凶者,不合葬法,不合氣運也。有是理乎。

十四語,地理以形勢為先,理氣次之,形與氣,二者萬不能分離,言形者多,言氣者少,形氣兩言更少,形則有地可據,易生興趣,故易于分辨,氣則無形可覓,全本哲理,故皆視為畏途,形似易而氣更難,故世無形氣兩全之家矣,言形者,闢理氣為非,有言氣者,又以形勢為非。如鄙所著述老,理氣居多,而似略於形勢,不知者,或以為不諳形勢也。孰知地既非地,何用再談理氣,先有完整之形,而後可講玄妙之理,此為地學家不易之定理,經云葬著旺龍平龍死龍者,即形氣合言之真旨,又云前後八尺不宜雜,斜正受來陰陽取者,葬凶葬吉,得運失運。概可知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言,世有不得巒頭,不合理氣者,大都冢道蕭條,人皆落伍。家道蓬勃者,大都得地得氣也。若脫脈而乘風乘水者,必蟻水侵棺,可立言其為敗絕也。乘得生氣,合得時運者,可立言其為發祥也。雖世稱堪興為迷信者,遇此則又在半信半疑中矣,凡遇設身處地之際,亦不過聊盡人子之心而已,真理猶未暇幾及也。欲求其徹底,又將何之。

十五語,堪天道,輿地道,自古言之,天文地理,乃哲理之最深最奧者,欲求其徹底,殊非易易,因此闢則闢而行則行,吉人天相,福人福地,其中有不可形容者,朱子云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不可不知地理,一為父母之生,一為父母之死,可各盡其孝道也。親安則子安,鐘靈則毓秀,此中自有天緣,人為代天宣化,求地安親,訪師覓地,乃人子應盡之孝道耳,非以此求富貴利祿也。若人人識得福地,則福地無剩,則世有福人,而無福地矣,地理與天地相悖,若無人研求天理,則世皆強暴,而無吉人,此所以地理天理相輔而行也。欲求其徹底,殊非言可以蔽之,姑撮道曰盡人子之心,盡地理與天理之心而已。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言,若曰福人可得福地矣,而世有其人并不凶暴,而往往顛沛流離者,如其人并非善良,而每皆興發者何也。

十六語,易曰為善者不昌,祖父有餘殃,為惡者不滅,祖父有餘德,實為千古名言,既得地理,又得天理,則其昌也必矣,不得地理,不得天理,則其滅也亦必矣,若得地而不得天理,其惡猶小,而其發吉亦小,若不得地理,而得天理,其善猶小,而其禍亦小,此為事理之當然,周柞八百,得天得地也。秦世不紀,失天失地也。萬民之天地,何嘗不然。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言,於此知經所謂求地不種德,種口深藏舌一語,寓有深意矣,歷觀古書所載,鑒鑒可據,吾人求地安親,將如之何。

十七語,求地安親,為人子應盡之責,太過則恐與天理有悖,惟恐德有不符,不及,則恐又與孝道相違,執其中庸之道而行之,惟有取自然二字應付之,訪師也不勉強,求地也不勉強,訪有學識經驗者,即名師也。求夫藏風聚氣,山清水明者,即福地也。先有是因,而後其果若何,不之顧矣,日自然主義者,量力度德而行之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言,吾人生則居廈屋,死則葬壤上,所謂陰宅陽宅,關於地理看法,有無分辨,其作法又如何。

十八語,世之看陽宅者,大都與陰宅分作兩法,且云陽宅尚無專書,愚日陰陽一理,并無專書,有則皆偽,何也。動靜雌雄,生旺衰死一也。陽宅義狹而繁,陰宅形大而廣,一則觀其門路,一則觀其山水,一則間間可立極,一則惟穴頂一極,一則觀其內門外路,一則觀其內堂外局,方位與理氣,正神與零神一也。所異者,陰宅在乎乘氣,陽宅在于納氣耳,一則動靜空實,可以人為,一則出於天然,人為者易於修改,天然者難於趨避,陽宅則不分主客,居之則所繫,遷之則無關,陰宅則各有其主,世所謂香煙血食也。氣感而應,鬼福及人,二者用法則一,作法則二,一者理氣也。二者形局也。俗有以間數層數飛佈九宮,及游年八宅洛書九數論短長者,未辨陰陽一理之真義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言,大玄空用法,陰陽一理,既知之矣,曰間間可立極者何也。其樓上樓下,大小層數,有無分別。

十九語,陰宅以放棺處為主體,一穴一極,昭穆前後,亦各自為極,乘氣納氣,微有分別,故統而言之曰一極,陽宅則人類繁多,為用居住,各有所需,門路方位,間間不一,住房以床為極,灶座為極,書室以書桌為極,店堂以賬桌為極,故各間有極,且人之居處,職位權衡不同,人即極,極即人,極隨人而定,極隨人而動,人定則極定,人移則極動,此所以間間可立極,間間之門路動氣不同,間間之吉凶各殊也。樓上樓下,大小層數,并無分別,所異者,惟納氣之大小緩急耳,及四勢之環境有異耳。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言,陽宅之鄉居城居,陰宅之山龍平洋,用法有異同否乎。

二十語,書云平陽一穴勝千峰,陽宅宜氣寬,陰地宜氣緊,平洋一片,山地一線,此皆上言之不同點也。鄉居以局格為重,乘氣納氣,各有攸關,城居全以四鄰環境為重,不受壓逼,不犯沖射,以合乎人之常情為主,論其門路并灶,動靜緩急則一也。乃形局之不同,非理氣之不同也。至於山龍平洋之陰地,亦形局之不同,非理氣之不同,山龍氣閉而堂局宜寬,平洋氣散而堂局直收,乘氣得脈,迎旺去衰則一也。至其理氣用法,世有分門別類者,殊非地理之真旨、陰陽一理,山水一體,大玄空大法則一也。惟形局作法,略有斟酌處,山龍脈沉,宜乎開墾,平洋脈浮,宜乎培補,此陰地作法之不同也。鄉居空曠,形式直藏,山居狹窄,形式宜開,此陽宅作法之不同也。一言以蔽之,曰合乎情理而已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言,鄉居城居,山龍平洋,知惟形局巒頭之不同,大玄空六法之理氣用法則無二,可再申而明之。

二十一語,山龍築穴,雖云宜乎開墾,而太深則陰多而脈塞,太淺則氣薄而生蟻,平洋立穴,雖云宜乎培補,而太高則氣散而受風煞,太低則脈過而受水,經云乘生氣一語,實難形容,全憑目力智力上求之,陽宅之高低通風,燥濕明暗,均直詳加設計,總之先有物質上之斟酌,而後再從理氣上之安排,得體得用,方合悠久,語云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其於地理亦然。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言,由是觀之,地理即性理,即土木工程之設計,實與科學有密切關係,換言之曰,地理乃吾人之常識亦無不可,合於人請者,即合於自然之理,地理之理,其如是乎。

二十二語,地理之理,本無所異,不過合於人情,而參以哲理耳,春夏秋冬,即東南西北,春夏宜東南風,秋冬宜西北風,則天氣晴明,反此則陰雨多變,非人之常識乎,風屬動,氣水亦動,氣動於此方,或動於彼方,則吉凶判然非具有哲理在乎,動而合於時則休,動而悖於時則咎,是吉是凶,是休是咎莫不有哲理可求。此理不外乎先後天,大支空體用之理,如先天之乾,無一定之方,為老父,為馬,為金,為首,為肺,屬大腸,為皮毛之類,當其得令時之二十七年為正神,宜安在來龍實地。當其失令時之二十七年為零神,宜安在水口明堂,此所謂先天為體也。如後天之乾住居西北,為流行之氣,不論其所屬,為時,則屬下元第一運,西北本宮,為其合時之大金龍,管年則以二十一年論之,他非所論矣,其餘坎艮震坤巽離兌七卦類推,此地理之哲理也。書云,太歲之日至,可坐而得此,亦其一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言,上言地理之理,知為理氣之理,非巒頭之理,有巒頭之理,方可談理氣,理氣之理,知為先後天並用,世人只知後夭之呆方位,從此呆方位之八卦論長短,今知不論其所屬務從無方無體之先天八卦上論長短,吉凶悔吝,均從先天推論;並隨後天流行之氣,分其生旺衰死,以為用此誠地理之劊論,聞所未聞也,茲略述之。

二十三語,巒頭理氣,以及先天為體,後天為用之說,嗟已人人能言之,其中條分例晰,世所難能,非得真傳者,殊非言可以道破也。古人撮之為六法者,實綠於此,請從首章中分條研究,語云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誠哉是言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言,世之談巒頭者,十不離九,談理氣者,莫衷一是何也。經云父子雖親不肯說,若人得遇是前綠,未免得之太難,今闡而述之,誠有裨於來者,惟言之諄諄,聽之渺渺何。

二十四語,地理者道學也。其理玄妙,且與天理并重,千古所重,而千古能傳之,若編為淺說,俾人人得而知之,有何哲理之可言,如易與經書,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事,人人讀之,而能言之,而何多數不能行之,文王周公孔子,為萬世之師表,而得之老少,非不傳也。求之不切也。地理玄空理氣,亦猶是耳,人能細玩之,可謂識些無餘矣,云父子雖親不肯說者,乃戒之之詞耳,曰若人得遇是前緣者,勉之之詞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言,今知此玄空六法本義,用法責已悉數說破,如能息心研究,已道道是路,至於巒頭,則參者猶多,此為闡述古學,有濟孝道,計小之家庭,大之社會,實可利賴之,是乎否乎。

二十五語,世有關此為迷信者,乃門外漢之籠統語,未入其室,焉知其理,近世科學昌明,自為之更甚,玆姑以全國水道言之,近代人煙稠密,迫於生計,而地方公眾事業,諸多不顧水道之交通,外表以稱便利,而河道之淤塞,實因之而有加無已,廢物之棄置,疏濬之乏術,地脈停佇,精氣衰頹,關乎國家富庶,民情之善惡,實具有密切關係,今而後,能從哲理上講求,推動全國人力,從事疏濬,地脈通暢.民情優秀未使非挽救社會國家之一大方針也。惟茲事體大,全賴乎掌地方國家民政者,引勢利導之,可大之則為國學,小之則不免近於迷信矣。莫謂無是輕重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言,以上所述,推而求之,可知凡村鎮城市之繁盛者,其水道必暢還,其蕭索者,水道必淤塞多阻,此為不易之定理,至論全國大勢論,則富強貧弱,胥於是而可求之;實為至理名言,小之即人冢墓宅,亦真不若是,古云地靈人傑,玩此益信,其推而行之,又有何方。

二十六語,以廣大言之似不易,以事實言之則殊不難,我國地廣人眾,地各有共疆界,以百份之八十農民,當每年春冬兩季農務稍閑之際,通令全國,各按疆土,從事開濬,責成各地方長官,從事督促,如是則不數年而全國水道處處暢通,大小無阻,水之小者則全用民力,水之大者則扶以國力,疏水道之浮土,填陸路之低窪,河之已闊者加深,太窄者放寬,開河築路,為每年農餘應盡之義務,勒者加獎,惰者課罰,地理之有利於家國者,此其大而易者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言,語云窮山惡水,山清水明,是亦風水上之要言,山無水則窮,水無山則惡,山得水而清,水得山而明,山水之於人情!人情之於社會國家,知已有密切關係矣,故觀水玩山,為吾人之常識,有志於山水者,當以是.言為不虛,昧於此者,將何以之。

二十七語,地理本經天緯地之事,非小道也。世人每多輕視之者,江湖術士之流,有以致之也。明之者少,故江湖術士多,人能徹底研求之,則此輩自無立足地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言,風水上之成語,名目繁多,未入其門者,不知所云也。無山而曰山,無水而曰水,他如龍穴砂水,亦何所云而然。

二十八語,上言乃地理上最淺近之口頭禪,屋後墳後日坐山,平地高一尺為山,低一尺為水,山形高低起伏,水道大小屈曲,其形變化靡定,故名之曰龍,龍乃脈氣之形容詞,故來脈處曰來龍,穴為氣聚之所,放棺於此,日結穴,客山為砂,左日龍,右曰虎,猶花心之有托葉,主人之有護從也。水有來去口之分,有明堂城門之分,有形者力大,無形者力小,動者力大,靜者力小,吉凶悔吝,全係乎此。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九言,書云龍貴陰,穴貴陽,砂要拱,水要收,其意何在。

二十九語,來龍貴乎有力,或高山落脈,或起伏頓挫,迢迢千里而來,或石中土穴,或土中石穴,皆有力也。陰者,非不化之陰,乃厚重有力之象,至結穴處,則陰陽相和,陰中取陽,陽中取陰,非純陽之陽,乃陽和之象,左右客山,及當面客山,皆為我所用,故取其環抱拱朝,乃合情之象,來去水口,及明堂通氣之所,切忌門戶洞開,真氣宣洩,故取其收,或有羅星,或則之玄,乃氣聚之象,語云藏風聚氣,於焉詳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言,書云高山頂上空無穴,高而有穴不為空,何世之古剎,大都建於山頂,既不藏風,又不聚氣,其能香火千年何。

三十語,古剎大都空門所居,取其四大皆空,清淨無俗,正合於此,故能香火千年,非全論夫穴不穴也。然亦有藏風聚氣處者,如全無形勢者,大都冷退,亦明證也。高而無穴,則四山不收,高而有穴,必四勢環護,雖高而不覺其高,洞天福地,慈光普照不其然乎。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一言,除高山之古剎外,又有深幽之山谷中,何亦有千百年之寺觀廟宇在;其理又何。

三十一語,山谷幽深之處,人煙寥落,足跡罕至,亦是清淨冥寞之所,釋道居之,自屬合宜,與高山之洞天福地,自屬相將,其香火千年者宜矣,而局之大小,氣之寬窄,又有不同,其威靈赫奕,香火盛衰,各隨之而判,與几俗之陰陽宅宜忌取捨,又各有不同,地也亦理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二言,寺觀廟宇,雖同為建築物,而與陽居有異,試申其義。

三十二語,守觀廟宇,以及宗祠,為神靈寄托之所,與吾人之陽居,當然不同,有關乎地方者,有關乎十方者,有關乎一族者,各隨其香火之所繫而為之斷,寺觀宜乎擴大,大則佛光普照,廟宇宜乎幽冥,幽則神靈赫奕,宗祠宜乎開展得勢,乘氣納氣,各有攸關,庶畿子孫繁衍,功名富貴,係乎合族,試觀世代功名,奕奕祖宗者,大都與宗柌開展得勢也。守觀廟宇,亦可考證,一則關乎神,一則關乎人,地理中確有至理,先重形,而後言其理,理所必然也,至於陽宅,其形局上之取捨,與上述各點,又所不同,總之宜乎寬暢開陽,山居澤居,大略如此,書云山居不如澤居榮者,乃開陽與閉塞之分耳,擴觀各地,確有明證。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三言,上述各點,已知之矣,而地方機關,以及縣省國民政府所在地,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如何測驗。

三十三語,地方政府及國家機關駐在之所,當然全以形勢為主,山水地脈,各有攸關,古之公劉遷豳,乃明證也。今世昧於新學,大都不察,習用已築之城市、水陸工程,不加修治,水道路所阻,各聽自由,氣脈之聚散不知也。風氣之莠良一味責之於人民,知進而不知操守,捨本逐末,將何以之,莫怪世風之日下不振也。世人只知腐敗狹義江湖術士之風水,不知廣義,合於原理之山水,可以救國也。其關乎一方。一國之得失,豈淺哉。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四言,若如所云,則知研究地理者,乃為地方國家社會而研究,非為個人區區之安親孝道也。惟潮流所趨,其奈我何,研究學術乃其小者耳,惟世無伯樂,其如良馬何。

三十四語,人生於世,本如白駒過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亦不能勉強,使太公而不遇文王,直一釣叟耳,然渭濱之樂,或亦樂於東都,不過為己為民之分耳,獨樂與人皆樂之分耳,非不樂也。樂於此樂於彼一也。何伯樂之無何良馬之有哉。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五言,於此可知古楊公之退處戇江,號稱救貧,其志亦若是耳,造福於人間則一也,時間所云,地理之非職業!於此益信,其如世風何,世稱一德、二運、三風水,勉人先求種德,而後再及地理,實含有深意存焉,執此者,對己對人,又將如何。

三十五語,僕孰此已屆有年,尚抱此旨,責己易,求人難,雖不能步先賢後塵於萬一,而此心此旨,念念在懷,秉筆之餘,逢人相邀,時加謹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於願已足,蔣公勸人一珠一泡,勉人加以自勉,楊公稱求地不種德,穩口深藏舌者,亦責己責人之旨也。吾其勉。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六言,研究地學者,萬不能貪求非份之地,務量力度德而為之,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何蔣公三遷,而至姚水,未免有悖於理否。

三十六語,學識經驗,隨年齡而進,語云學無止境,初學三年,天下好去,再學三年,寸步難行,蔣公三遷其母,或亦緣於此,非貪求非份之地可知,乃一珠一泡之小結地亦可知,何則,若姚水是大結作,蔣氏而下,決不至無聲無息,況順治迄今,不過二百餘年,雲間即今之松江,屬江蘇同省,距離咫尺,歷次考證,均無所聞,非蔣公之未得真訣,乃未得大形局也。不特於此,語云墳多必發,凡一代之山形水勢,萬不能貫徹永久,且古人常抱父子雖親不肯說之訓,訣未傳其後裔,亦未可知,且傳心或尚可能,傳眼則非易也。其後裔或則得訣而未得眼,無相當接氣之地,亦意中事,識者以為何如。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七言,昔蔣公之求地傳心,已知約略如此,其如今人何,蓋未雨綢繆之,抑或聽之自然。

三十七語,語云理不敵數,自古皆然,雖云人定勝天,而真龍大地,必有鬼神護衛,雖近無稽之談,而天理地理,息息相通,貪求非份之大地,且為歷來古訓所戒,所謂未雨綢繆者,亦視能力之所及,充其量而言之,人生於世,如白駒過隙,能為祖父母擇一地,為父母擇一地,為己身擇一地,則已足矣,至於其子及孫輩,則力有所不及矣,若是則已屬過份,為能己姓綿綿相繼數世者,於顧已足,古云、知足常樂、憑天所賦,今於不接則如是而已矣,至僕安親之所,附列於本編後頁以資參考,藉圖不忘、關於後裔之能傳心或傳眼,則是另一問題,今非可計及也。亦聽之自然而已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八言,歷觀古書所載,研究地學者,代不乏人,而赫奕於當世者,何其寥寥,所謂理不敵數,似屬近情,莫非語所謂木匠無門襤,忽於己而重於人,亦人情之常歟。

三十八語,上述種種,大都近似,然得地之不易,殊非簡單數語可以了之,所謂因緣是也。因緣者,天地人三緣也。有不期然而然之請也。凡事皆然,豈獨求地,為安親而訪師求地者,乃聊盡人子之心耳,其最後之結果,任何人只可聽之自然,因既如是,其果可知。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九言,今知得訣傳心傳眼為一事,得地不得地又為一事,是否人為代天宣化,研究得訣者,為方便於社會,聽從於福緣歟。

三十九語,上言云云,鄙意為確合至理,即以醫道而言,業醫者,未必壽世過人,何黃帝素問,確有至理,百草情性,確能療病,醫者意也。地理者理也。良醫濟世,地理亦然,皆代天宣化也。至其本人之若何,則非所計及矣,總之素其位而行是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言,人能棄其位而行,自然君子眾而小人獨,江湖術士非份之求,萬確立足社會,信而不迷,迷則不信,一以學術道德為主,然此則言之似易,行之維艱,其宗我何。

四十語,自古學術與世風相提並論,道德淪亡,非一朝一夕之事,水流淤塞,亦非一朝一夕所致,欲振作之君子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掩似難而實易,世風既振,學術自復,如以地理大義之一端,自然闡明,所事者,皆關乎地方國家,水陸修治,自能逐漸暢達與衛生交通,土地生產,不無密切關係,地之有山水,猶人身之氣血,氣血強壯者,事業自然成功,水道通暢者,民情自然殷實,乃定理也。語云精神為成功之母,鄙謂修治水道,為一昌強之母,地理云乎哉。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一言,外洋各國,并無風水一說,何以反教我國為富強,對於山水,亦井不講求,其故何在。

四十一語,我國歷史最古,人煙稠密,水陸變遷,實已頻繁,對於地理,歷來只講狹義陰陽宅,不講廣義之地方及國家,外國開花較遲,地方水道,自少變遷,天然之水利處處暢通,地氣尚萌,氣脈自裕,時至今世,萬事萬物,且有世界先進之邦為基礎,非我國之一切須創開化之先可比也。時至今我國似反落後者,捨本逐末,猶執挎之子,不知創業艱難,所致之也。今而後對內尤其道德哲學從廣義上著意,對外更從科學物質上講求,一切自可凌駕而上之,承承繼繼,仍不愧為世界文物先進之邦,然歟否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二言,本編所談者地理,何以及夫國家浮泛之大事,人微言輕,未免言之太空,研究者,務從哲理及二宅上闡述,他非所計也。

四十二語,上言確是,惟世皆偏於狹義,故歷為文人墨士所非言,若以廣義言之,亦以不涉迷信為合,以此理之易,誤涉岐途也。故不憚煩而言之,初聞之似覺浮泛不實,以事實論,為公眾福利設想,不無可能,惟實現之似艱,得之惟艱耳,至哲理及二宅上探討,自當逐一提及,茲姑申言之。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三言,古云陽宅宜滿,陰宅宜靜,若屋多人少則空,陰地毗於陽基則煩,此中哲理,風水上如何言之。

四十三語,地理即性理,屋少人多,則陽氣強盛,陰邪不入,居之自安,故世之屋大了稀而幽黑者,每有狐仙鬼怪,陰盛所致也。若陰地接近陽宅,每多牛羊踐踏,污穢侵凌陰靈紛擾,每多不安,此人情之常,亦性理之常,風水上所以云非宜也。歷觀古今吉凶悔吝,於事頗應,陰氣太盛者,人丁愈稀,積濁常侵者,出人愚鈍,理所必然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四言,是故欲求家多賢良,人皆清秀者,將如何之,陰陽宅均所係否。

四十四語,家多賢良,則社會安寧,此為人人所願望者,語云窮山惡水,人多凶頑,此皆天時地理有以致之,凡陰陽宅所在地,形勢端莊,脈氣豐厚者,出人賢良,形勢偏薄老,出人微弱,山水之於人生,南北東西,秉性不同,其明證也。故居必擇鄰,葬必擇地,即為此也。猶植物之於土地氣候,有密切關係焉,其結果之何若,均有所係焉。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五言,丁則貴秀,為形氣家老僧常談,係於陽宅,抑係於陰宅,二者孰重,其應係於巒頭,抑係於理氣。

四十五語,此四者,必先有形勢而後應也。脈氣厚,龍力長,則人丁興旺,城郭周完,砂手環抱,則房份整齊,水法蓄聚,明堂寬敞,則財源興發,朝山挺透則貴,水清山明則秀,經云山管人丁,水主財祿,氣感而應,鬼福及人,其發達之徵兆,大都陰宅為多,陽宅次之,陰宅之氣感,久遠而不移,陽宅之納氣,隨人居處而變遷,故陰宅為重,陽宅為輕,若論夫理氣,則時運上遲早先後之測識耳,卦理情性之區別耳,其次於巒頭者,欲免於陰陽相乘,亦惟有研究理氣者能言之,二者萬不能分離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六言,既云求地為安親,何言乎富貴利祿,事雖出於山川之靈,而人往往知其一不知其二,捨其本逐其末;昧於此而貪求於彼,將何以挽救了。

四十六語,求地均為安親孝道,非為富貴,知其一昧於此者,以歷來研究真理者之少,能闡揚者之少,求者大都以耳為目,偏重聽聞,供者大都只知皮毛,不講真理,信之者易受其欺,行此老易以欺人,挽救之道無他,語云:痴癲風學三頭亦惟有君子求諸己,先求地理其常識,而後參以性理之見地,自能識別之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七言,世有遠年之陽宅,歷久之墓地,陰陽家決其得失,往往要追求建造時之元運,而後下卦起星,或者擇吉修整,意息為可以迎旺去衰,以作趨避,如是其究竟合於原理否。

四十七語,陽宅以琨時居住之元運為主,不必追求其建築時之年月,書所謂運遇遷移宅氣改是也。陰宅亦然,加工修整者,不過物質與心理上之去舊換新耳,此性理成份居多,地理成份居少也。惟陽宅則以居住之人為主,不住則吉凶無關,陰宅則以其子孫為主,無香火血脈者,則無關係,欲推求其已往,或未來之休咎則根據已往或將來之元運言之,如是方合原理,世以造命式之理論為言者,非大玄空地理之本旨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八言,門路井灶堂房,為陽宅之內大事,今世相宅,大半以大游年推論者居多,且世無陽宅專書,自古陰陽家,何輕於陽而重於陰,抑或遺漏不傳,藏巧藏拙之所係乎。

四十八語,陽宅陰宅,皆為吾人存歿寄托之所,居則關於切身,葬則影響及乎子孫,陰陽之理一也。巒頭理氣,山水動靜之理,二宅用法一理也。故陽宅毋須專書,門路動氣也。堂房立極之所也。井為水聚之所,灶為藏納之所,關乎閤宅人等,起居飲食,康健樂利,所謂六事者,人事作用之區別耳,相宅手續上作法之分類耳,玄空六法用法則一也。玄空古學,深奧難明,因研究真理者少,故術士之流,暗中摸索,假作游年卦例,倡言陽宅用法,有識者,自可不言而喻,非藏巧藏拙之謂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九言,我國南方各省習慣,對于陰陽宅放水,視之甚重,其關係輕重,究竟如何。

四十九語,所謂放水,乃指穴前庭前之出水而言,并非指來去水之水口,力量甚微,無關得失,惟習慣所係,且工力不費,可擇生旺之方放之,亦人事之便耳。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言,南方葬塔,北方葬棺,風水上有無區別,是否風俗習慣之所係,釋家火葬,又將如何,又有所衣冠墓者,究有何意。

五十語,葬塔葬棺葬灰,完全風俗習慣,即以衣冠而論,情感則徵兆則一也。天地山川之靈則一也。形或之不同耳,或則南方多濕,取其不朽,放初用棺而後再用骨塔,釋家清靜皆空,故取乎火,火為萬物之最淨淨而最光明者,北方高爽,故始棺而不復改葬,至於衣冠,乃其親屬因遺骸無著,不得已之措施耳,擴而言之,物各有其主,情感在此,吉凶係焉,非係乎物質之何若有無也。古云百善孝為先,天理地理性理,合而為一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一言,言云:食土還土,萬物土中生,萬物土中滅,所以吾人天年之後,必以入土為安,世人往往有言,曰人既出世,何來有吉凶悔吝之可言,其理實所難明;於此人常有疑而質此者,將何以解。

五十一語,我國之所謂哲理,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還土滅土等,亦不過言語中之說詞耳,人生百世,終不免於出世,其遺骸將何以之,入土者安其先靈,安其遺骸,最妥善之一法也。故習尚最古,即世界各國,亦無不效行之。所異者,或舉措安置之微有不同耳。我國素尚孝道,著重八德,即以最表面之一事言之。忠孝節義,歷古有牌坊專祠,蒸嘗千秋,以此天地人之氣感,以較他國為勝,氣感既深、情亦隨之,而山川之靈,現而為風水上之哲理,感而為人事上之徵兆,此我國之所以特創有風水之說也。然他國非與之,特未注意及此耳,設以我國之哲理,微之各國之陰陽二宅,可知亦一例也。物質上之科學,當其不需要時,理論上之哲學或不免與我同此昌明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二言,哲理一道,門類繁多,如星相卜筮,亦為我國所僅有,且此到處成風盛,然皆江湖落魄之士,有驗有不驗,似是而非,亦令人不解,其行用之理,究亦何在。

五十二語,此種推求,種類繁多,不一而是,有重干支者,有用星度者,有重於骨格者,有看氣色者皆是也。而尢以卜筮為最,言之亦各有理,惟行此者,大都謀食之家,偏於鬼怪偏近江湖,即有之,其關係僅不過及於其個人,乃茶餘酒後作為助興之趣。亦不過藉此作為修心補相勸善之一助耳。非關乎大局也。與廣義之地理,又當別論。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三言,神農嘗百草,以療民病,亦哲理之一,然福壽康寧,人所用欲,死亡疾病,世不能無,語云藥醫不死之病,由此觀之,醫亦聊盡人事之事歟,又云不藥為上策,不得已而攻之,不免為下策,迄今千百年來,何又尚之甚耶,此不特我國甚然,世界各國,為之尤甚,其關係得失,於人於世又將何若。

五十三語,醫雖亦哲理之一,與個人健康,影響及社會國家,實有密切關係,雖云生死有大數,此不過社會勸善之一語耳,風寒暑濕燥火,四時不正之氣,難免不為侵襲,而內外所感,六脈失和,非藥石攻之,使之速去,何能使之健康,此醫學所尚也。朱子云,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與地理者,乃指人子對父母,必盡孝道之意也。非教人必業醫業地理也。夫業醫與業地理者,亦常以人子之心為心,父母之孝為孝,能如是,雖非庸醫,而不失為良醫矣,雖非庸師而不失為名師矣,吾其勉旃。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四言,上言既云如此,何求地必云種德,未聞有求醫必種德之說者何也。行醫者務心仁血熱,行地理者;反態度冷靜何也。是否對己對人之分,關係大小久暫之別,或固執於天理性理古訓師傳之習尚歟。

五十四語,地理乃三才一貫之理,醫則關乎人生康健,一講德,一未必言德者此也。熱冷之分,所懷抱事業之不同耳,非泛泛也。若謂古訓師傳則誤矣,此指最上一乘之得訣者言之,對己對人,莫不如是,語云福人得福地,福地還從心地來,玩此益明,於醫則未之聞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五言,由是觀之,醫則可以為業,地理則否,何業此者,不乏其人,君亦何為而執此,末免有相左之處乎。設無此,則人之求地安親何選吉立宅何。

五十五語,上所述者,乃道義上之語,非泛泛者可得而知之,莫怪言之諄諄也。行此者,務抱非業之旨,乃方便之旨,代天宣化之旨,為人造福,以乎仁孝,擇人而貢,擇人而授,得之勿喜,失之勿憂,各家自然之造化,際遇各人自然之德運福澤,人之天,非我之天也。人之緣,非我之能也。如是乃可以言地理,乃可以行地理,狹義如是,廣義亦莫不如是,既生而為人,自應造福於人間,各隨其所賦而已矣,莫謂小道而不足為也。設無此,則如各國之隨其所安亦可也。世之萬事萬物,古有而今無,古無而今有,今有而將來或無之,今無而將來或有之,盛衰有無,一出於自然,有則言有,無則言無,亦無不可也。何況地理云云。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六言,地理之理,歷古所尚,當然非空洞無據之類,乃物質上之學理,明言之亦可謂人人所具自然固有之常識,特未加道破耳,即如此,何以知之者少;昧之者多,趨吉而反凶,安親而反累親者,往往有之何也。

五十六語,上言諸如此類,殊難分解,凡性近而習遠,則知之者少,習近而性遠,則昧之者多,璞玉當前而以為石,魚目在上而以為珠,識之者少,辨之無人,故以種德為戒,以濛僮為言,非無因也。迄今潮流所趨,此道幾將湮沒,言之在我,聽之在人,至狹義廣義之說,亦無如之何,不過茲姑言之者,亦不過聊盡我心而已。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七言,人言今茲已無風水,洋場居住建築,一切土木工程,隨便動作,向無趨避之說,又如陰地公墓,東西南北,隨便立向,何論夫年月曰時,非明證歟。

五十七語,此意於上節,已略言之,凡事以為有則有,以為無則無,究非空洞者可比,人事一切,吉凶悔吝係之於自然之造化,非拘拘於陰陽上一端亦可也。凡人煙稠密,五方雜處之所,甲則甲而乙則乙,甲遷而乙居,乙遷而丙居,土木建築,有業主所勝任,其動作之所,與其居住之所,距離必遠,非若鄉居之節毗於前後左右也。因此年神方位,當然可以無須顧忌,此一例也。再如即有吉凶所係,所居者皆客地,名姓得失,無人注意,非若內地之家一有得失,人所共知也,至於公墓之何若,正與此相類,目前之吉凶,既如上述,將來之興替,更在模糊矣,乃時代化耳不特風水上之事。國計民生,兩有所關,姑置之以視未來茲。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八言,公墓之創置,人皆曰有益於杜會民生故也。他姑不贅,其土木設計,有無研究處。

五十八語,有益於目前者似小,有益於永久者實大,他姑不論,至其工程上之所說,相聞諺語,有所謂金礦銀蓋豆腐底者,殊可發跡,惟於性理地理上觀之,確乎合理,地下每多濕氣,所謂豆腐底老,乃簡單形容語,取其通氣,則濕氣不積,若堅築水泥,則地脈不通,水氣易積,於先人遺骸,殊不為宜,無尤以平地為最,又如山地闢為公墓者,當以另一目光設計。因脈氣平地一片,無處不至,山地地闖一線,力有輕重,脫脈不得土,於性理上,地理上,兩非所宜,他非所計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九言,關於公墓之宜忌,上已略言之,其如私墓方面;又將如何,語云大地葬公唧,小地出公卿,其義何在。

五十九語,諺云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即私墓之設計也。有龍穴砂水向五大要素,皆地學物質上之哲理,均在方寸間求之,其高低深淺,得度則宜,失其度則非,至其外表工程,實以簡單不妨礙於地脈法度為合,大地小地者,乃外表裝飾之大小,非風水之大小也。土木雖小,而局格乃大,故出公卿土木雖大,而局格小,故葬公卿,不係乎外表,實係乎形氣也。今人求地,每多貪大,豈知地不在大小,在得其真耳。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言,當今潮流;既尚公墓,而舊家每仍延師抉擇,其中相法,又當如何。

六十語,相地目光,隨環境而變換,非一例而論也。一則觀其大者遠者,一則觀其小者近者,形局與力量大小之分耳,公私墓之動靜作法則一也。私墓多為曠野之地,有山情水意可言,公墓大都近郊便利之處為多,談不上山水情意,即有之亦其小焉者耳,外局既如此,內氣則更不易,動則大小道路,靜則一片平地,只縮小眼光避去沖射凶惡之外形,擇地勢適中,不偏不倚則可矣。只為避眼前之凶惡,顧不上將來之得失,乃權宜之計,聊勝於無耳,若有山水情意可見者,又當別論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一言,書有云黃自二氧者,如何分辨,其力量效驗,又如何就申言之。市鄉村之分,納氧有水陸緩急之別,故分為黃白二氣,黃氣燥而緩,白氧潤而急,同屬動氣,而效驗微有出入上 得云失則一也。或有二者並重之處,須隨各地之形勢參酌而辨之。

六十一語,黃氣者陸地之空氣也。若城市之區房屋林立,往來通氣之所大都馬路街道為多,或亦有近於水道之屋宇者,白氣者,水氣也。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動,故居住城市鄉村之分納氣有水陸之別,云黃白二氣者,此也惟黃氣燥而緩,白氣潤而急,雖同屬動氣,而效驗有出入,云得云失則一也。或有二者,並重之者,須隨各地之形勢而參酌用之。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二言,我國江浙習慣,有將靈骸暫厝於地面,以俟年月通利,然後擇吉入土者,於風水有何意義。

六十二語,暫厝於地面,雖不入土乘氣,納氣則一也。以收水納氣論,似較入土為顯露,故影響較速,此本不得已為一時權宜之計,至多不過 一、二年,或數月即應入土,然有遷延不葬,甚至數十年,棺木已破爛不堪挪移者,白露遺骸,殊非養生送死之道,親既不安,其子若孫,概可知矣,此種舊習,急宜革除,以維風化,而盡孝道,還論風水。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三言,家堂香火,靈位神座,世俗亦有論風水者,其理何在。

六十三語,雖云,涉及風水而言之者,與作之者皆性理上之措施,求其神靈之安而已,大都擇安靜少驚動之所為合,心安則神自安耳,其納氣之關係究與人之內大事有別,一則空洞,一則實受,亦不過聊盡存心耳。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四言,平地圩鄉,每有堆土安葬之措置!然高則乘風低則受水與山龍平洋開壙立穴,究何分別。

六十四語,圩鄉低窪,脈行地面,所以低窪無黃土,脈氣盡蒸而成也。春夏每成澤國,陰宅以得脈為主,為避風避水計,故以堆土為合法,其地初本澤國,為生產計,故圍而為圩,以防水患。圩岸局築,經百餘年後,青土變成黃土,此脈行地之憑證也。得脈則氣暖,與高地之乘氣如一,此立穴之不同也。論其外堂內堂,收砂納水,當重情意則一也。作法之不同,理氣用法,則與平洋高地山龍岡龍無二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五言,由上觀之,風水可以人為,語云做風水,然乎否乎。

六十五語,做風水三字,確有意義,以陽宅論,可說全是人為,門路井灶之在東在西,在前在後,各聽自便,陰地之堆土開河,皆人為也。至其大形大局,乃出於天然,非人為之可能矣,此指其小者面言之也。識得形勢理氣,對於一切作法,人為者可半之,天然者可半之,各合其法度而行之可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六言,上云圩鄉可堆土築壙,山地可否,若是,其利害有無出入又如何。

六十六語,平地脈行地上,故圩鄉無黃土,高地遍處黃土,故略可開壙一二尺不等,山地脈行地下欲乘得脈氣,故以開壙為合法,深則五六尺三四尺不等,總以見氣土潤澤之色為合,若浮土色淡力薄者,兼之砂礫未盡,不免生蟻,若山下平地,界水乾流之地,萬不能立穴,設以公墓式之填土立穴者,脈氣全無,其因其果,實屬不可設想知其外表之整齊,猶陽居之里衖節毗,不知陰地則重在乘氣殊非所宜也。其利其害還可待言而明矣。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七言,今世潮流所趨,陰地有公墓,陽宅有洋房,其形式新穎,門窗洞開,空氣充滿合衛生及社會心理,其形既與我國舊式,完全不同,其出入大門;與宅向不一,或左或右,或前或後,相宅之法,以大門為主乎,抑以宅向為主乎,吉凶從何分辨。

六十七語,公墓之設,完全為節省地面之設,猶里衖之屋宇,收得公路之動氣,地址擇其不偏不倚,即堪了事,外局之山情水意,則非所計矣,惟里衖之屋字尚可收得內氣,較公墓之納氣為勝,至若今所謂洋房者,如南宅以或東或西為正門者,並非以大門定宅之坐向也。凡宅之門與向如何,其東南西北而動於東則東,動於西則西,動於南則南,動於北則北,並不以其大門為立向也。立極既定方向自明,世以大門為一宅之立向者,舊式宅向與大門一線也。陰陽家不明立極之者,硬以大門為一宅之立向,以誤傳誤有以致之也。如洋房南向其出入大門在右而朝西,乃動於西而已,其出入大門在左而朝東,乃動於東而已,並不以其出入大門朝西而作西向,其大門朝東而作東向論也。自然之東西南北不變也。要知不論新式舊式,吉凶不係乎門之立何向,全係乎動在何方也。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八言,世俗陰陽宅有立兩向者,陰宅曰內向外向,陽宅曰門向宅向,此中作法,是否合理,有無得失關係。

六十八語,陰陽宅有一宅兩向,本非出於自然,乃不得已之措置,大都由於環境所致,姑以陽宅論,此等屋字大都以城市為多,地形界址所係,不得不如此者居多,或聽從陰陽家言,故意偏左偏右,立成兩向者,亦有之,在鄉居之地,則少或有之,風水上無大出入,不過居住老之人事,是不免有貌合神離,略有分岐耳,略傷和氣之弊,則兼有之,不若空向之關係為重,至於陰宅之內外兩向,亦出於不得已,內向取其乘氣接脈,外向取其消砂納水,朝對有情,此以山龍為然,平地則無之,識得山情水意,自無不可,反之則有損無益,此皆形勢上之安排,非理氣上之設施也。或竟以理氣上之說所推論者,未免南轅北轍矣,經有所謂方位理氣者,係合於原理之另一作法,非與此同日而語也。閱者其鑒諸。

213

主题

1588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43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九言,經有雙山雙向者,是否陰陽宅立空向騎縫向,陰陽家每假此妙語,為人立向,以為合理,此等有無根據,得失如何。

六十九語,雙山雙向者,并非指空向騎縫向為言,世人不知經旨,每多誤解,要知經文所指者,乃山水之雙山雙向,非開山立向之雙山雙向也。山水每有及於子癸或壬子之雙也。或亥壬癸丑之雙也。此理經文中已詳為註解,寶照深加闡述閱者詳究之,當知其理,用得則雙管齊下,得力悠久,用失則禍不單行,財了兩失非普通者能道之,實則直達補救,三吉五吉,正神零神,各得其宜之妙,其日富貴永無貧者此也。乃難能可貴之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