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90|回复: 1

杨筠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7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筠松

杨筠松,《唐书》无传,宋代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名氏。传闻杨筠松本名益,字叔茂,筠松是他的号,祖籍窦州(今广东信宜县),寓居江西,自称救贫先生。传闻他撰写了《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等书。《宋史。艺文志》载有“杨救贫《正龙子经》一卷”,当为杨筠松撰。唐僖宗封他为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灵台地理事。唐亡后,他断发隐居,后死于虔州,葬于雩中药口。《葬书新注序》记载说:“在唐之时,杨翁筠松与仆都监,俱以能阴阳属司天监。黄巢之乱,翁窃秘书中禁术与仆自长安来,奔至赣州宁都怀德乡,遂定居焉。后以其术传里人廖三,廖传其子禹,禹传其婿赠武功郎谢世南,世南复传其子武功大夫海惠州巡检使永锡,遂秘而不授云。”由此可知,杨筠松的风水术是从唐代长安城传出,他在江西传授给****,****使风水术逐渐传播。


杨筠松到底写了那几本相地术书籍呢?


《月河精舍丛抄》载有丁芮朴的《风水祛惑》,其书对这个问题作了详尽的考证:“风水之术,大抵不出形势、方位两家。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唐宋时人,各有宗派授受,自立门户,不相通用。今考杨筠松书,不免有疑窦。《撼龙经》专言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疑龙经》亦然,其所谓九星者,特取譬之假象耳。《汉书?翼奉传》有贪狼、廉贞之文,而非星名。王逸注《楚辞》有九魁,谓北斗九星之语,而不详其名。惟道书所有,与此俱同,盖龙经所本也。而《青囊奥语》有巨门、破军、武曲、贪狠;《天玉经》有贪巨、武辅;《都天宝照经》有辅星、贪狼;皆属方位,谓之挨星,又谓之元空。《青囊序》、《都天宝照经》所称罗经,皆主方位,而《撼龙经》云‘不比寻合格地罗’,曰‘不比’,曰‘寻常’,盖轻贱之词。高其悼曰‘杨公已明言非方位之说’,是也。《青囊序》言五行,凡四见。《青囊奥语》言五行,凡二见。《天玉经》言五行,凡十一见。而《撼龙经》云‘龙家不要论五行’,此皆显然舛异者也。《青囊序》云‘晋世景纯传此术’,《青囊奥语》云‘又见郭璞再出现’。不知郭璞葬书晚出,非杨所及见。又云‘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顺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此元陈致虚之语,乃丹家修练之术也。又云‘太极分明必有图’,此亦宋以后之说,其依托之迹,即灼然可验。且杨筠松地理宗派,自宋迄明为人所道者,是峦体。则理气非杨学,略举数条,左证其伪。《文文山集》云:黄景文焕甫乃祖赣风水名述 也。大概焕甫之术,以为崇冈复岭,则伤于急;平原旷野,则病于散。观其变化,审其融结。意则取其静,势则取其和,地在是矣。其曰祖赣风水者,祖杨、曾之法也,此则明言传其法述是峦体矣。……又《直斋书录解题》载有《龙髓经》一卷、《疑龙经》一卷、《辨龙经》一卷,云皆无名字,多吴炎录以见遗。江西有风水之学,往往人能道之,即谢叠山所谓杨君南川诵杨救贫所著《三龙经》极熟者也。则《龙经》为杨筠松之书,尚是宋之相传之本。而《青囊奥语》、《青囊序》、《天玉经》、《都天宝照经》,考《宋史?艺文志》及晃公武、陈振孙两家书目,皆不著录,其为伪撰无疑。高其倬曰:‘世传杨公诸书,皆后人伪托,惟《撼龙》、《疑龙》二经是真书,’乃是先得我心之言。”


这就是说:社会上流传的托名于杨筠松的相地术书中,只有《撼龙经》、《疑龙经》是杨撰,这两本书是言形势(峦体)的。《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不是杨撰,因为这些书都是言方位(理气)的。这些书宣扬五行,而龙经轻视并否论五行;这些书在《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都不著录,说明是后人伪作;黄焕甫师承江西学派,黄是倡言峦体的。作为江西学派的宗师杨筠松,他的书籍当然是述峦体的。


令人质疑的是,托名于杨筠松的这些书籍,有的可能是杨从宫中窃出的,杨却以自己的名义传播,以致后人误以为杨撰;到底哪些书是杨撰,哪些是窃出的,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有必要说明的是:杨筠松是首倡形势之说的宗师,但这一派并不完全排斥方位之说。以相地术中的“五行”而论,两派都讲“五行”,但对“五行”有不同解释,甚至分出“大五行”和“正五行”。对此、,宋褚泳在《祛疑说》中有论述:“何为先子卜地,遍叩日者,就参地理之学,虽各守其师说,深浅固未易知。但二十四位之五行,亦有两说,莫之适从。自古所用大五行,虽郭璞 亦守其说,谓之山家五行。然先辈皆谓莫晓其立法之,因,既无可考之理,古今岂肯通用而不疑者哉?近世蒋文举只用正五行以配二十四位,壬癸亥子为水,丙丁巳午为火,一如三命六壬之说,自谓得杨松筠之学。”杨派在流传中,不断充实其他派别的学说,稍加改造,推演新意,使其学说更完备,更有诱惑力,因此,说杨派形势学说夹杂了方位学派的思想,是完全有可能的。


杨筠松适逢唐末动乱,携带风水书籍逃出长安,贩风水于江西,带出了一批术士,因此,风水术奉之为宗师,作为崇拜的偶象。

明师苑论坛/风水鉴定群133473112/永久性在论坛播放.欢迎各位参与.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姓名:杨益
别名:字叔茂,号筠松
生辰:公元834年
祭日:公元904年
籍贯:山东(又考证广东信宜人)
地区:窦州
国家:中国
职业:地理灵台事务
信仰:道教
   杨益,字筠松,号救贫(另有称号叔茂)。经考,杨公生于公元834年,卒于公元904年。杨公天资聪慧,少年悟性异常。公元854年,年方二十岁时登科第入仕为士。唐僖宗时,官至朝廷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主管宫廷建筑、重要寺庙的规划布局,以及天象观察、皇族祭祀等职。公元875年黄巢兵起,880年京都长安陷落。为避兵祸,杨公私携御库秘籍《郭璞·葬书(禁中玉函秘书)》逃离长安。辗转奔波,南逃至虔州府辖崇贤里(今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境内),寄宿黄禅寺。始收徒讲学。杨公潜心二十余年,研究、发展、实践并传授堪舆秘术,匡真扬善,救贫扶弱,德艺双馨,声名鹊起,遐迩闻名,故能流芳千古,佳誉永驻。故称之为中国风水宗师。杨公70岁时病逝于虔州,葬虔州于中药口(今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宽田乡)。现今花岗石墓碑仍清晰可辨。《宋史·艺文志》、《人子须知》等著作中,均称杨公为今赣州人,此观点较为可靠。
  风水理论著作方面:据《人子须知》载,杨公著书有:《疑龙经》、《撼龙经》、《画夹图》、《四大穴法》、《立锥赋》、《拔砂图》、《胎腹经》、《望龙经》、《倒杖法》九部;据《四库术数丛书·(九)》载杨公著书有,《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青囊奥语》、《天玉经》五部;其它风水书中关于杨公风水理论著作的记载颇多。经考,最可靠为杨筠松所著的至少有《青囊奥语》、《天玉经》、《玉尺经》三部。
  经考,今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的自唐代以来的城市古建筑,如城墙、城门、寺庙、官府遗址、望族及地方候吏府第等皆为杨公及嫡传徒裔根据杨公布局理论指导所建。今赣州市东南郊名山杨仙岭古寺乃杨公授徒讲学旧址。此外,今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广州现存的历史经典古建筑亦大多遵从杨公风水布局理论所建。
《四库全书·提要》、《江西通志》、《南安府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书录题解》、《宋史·艺文志》、《曾氏族谱》等著作对杨公事绩均有记载。 
明师苑论坛/风水鉴定群133473112/永久性在论坛播放.欢迎各位参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