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巢元方集
(1)风偏枯(2)风身体手足不随(3)偏风(4)风不仁(5)风痹(6)风 湿 痹 (7)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8)风痹手足不随(9)风气(10)头面风
(1)风偏枯
法云: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疸、疝、大风、偏枯、诸凤痹。 叉云:仰两足指,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闻声。常行,眼耳诸根,无有 挂碍。 又云:以背正倚,展两足及指,瞑心,从头上引气,想以达足之十趾及足掌心,可 三七引,候掌心似受气止。盖谓上引泥丸,下达涌泉是也。 又云:正住倚壁,不息行气,从口趣令气至头始止。治疽、痹,大风、偏枯。 又云:一足踏地,足不动。一足向侧相,转身欹势,并手尽急回,左右迭二七。去 脊风冷、偏枯不通润。
(2)风身体手足不随
法云:极力左右振两臀,不息九通。愈臀痛劳倦、风气不随。振两臀者,更互踶楢(代足字傍的字),犹言蹶。九通中间,偃伏皆为之,名虾蟆行气。不已,愈臀病劳倦、风气不随,久行不觉痛痒,作种种形状。 叉云:偃卧,合两膝,布两足,伸腰,口内气,振腹七息。除壮热、疼痛、两胫不 随。 又云:治四肢疼闷及不随,腹内积气。床席必须平稳,正身仰卧,缓解衣带,枕高 三寸,握固。握固者,以两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舒臂令去身备五寸,两脚竖指,相 去五寸。安心定意,调和气息,奠思馀事,专意念气,徐徐漱醴泉。漱醴泉者,以舌舐 略唇口牙齿,然后咽唾。徐德以口吐气,鼻引气入喉,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待 好调和引气,勿令自闻出入之声。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引气五息, 六息。一出入为一息,一息数至十息,渐渐增益,得至百息、二百息,病即除愈。不用 食生菜及鱼、肥肉。大饱食后,喜怒忧恚,悉不得辄行气。性须向晓清静时,行气大佳, 能愈万病。 -->(3)偏 风
法云:一手长舒,令掌仰,一手提颏,挽之向外,一时极势二七,左右亦然。手不 动,两向侧极势,急挽之二七。去颈骨急强、头风脑旋、喉痹、薜内冷注偏风。 又云:一足踏地,一手向后长舒努之,一手捉捅泉急挽,足努手挽,一时极势,左 右易,俱二七。治上下偏风,阴气不和。
(4)风 不 仁
法云:赤松子日,偃卧,展两胫两手,足外踵,指相向,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 死肌不仁、足寒。 又云。展两足上,除不仁,胫寒之疾也。
(5)风 痹
法云:一曰以右踵掏左足拇趾,除风痹,二曰以左踵拘右足拇趾,除厥痹,三曰两 手更引足趺置膝上,除体痹。 又云:偃卧,合两膝头,翻两足,伸腰坐,口内气,振腹,自极七息。除痹癌,热 痛、两胫不随。 又云:踞坐伸腰,以两手引两踵,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引两手布两膝头。除痹 呕。 又云;偃卧,端展两手足臂,以鼻内气,自极七息,摇足三十而止。除胸足寒、周 身痹、厥逆。 又云: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大风、偏枯、诸痹。 又云:左右手夹据地,以仰引腰,五息止。去痿、痹,利九窍• 又云:仰两足指,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闻声.久行,眼耳诸根,无有 挂碍。 叉云:踞,伸右脚,两手拖左膝头,伸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难屈伸拜起, 胫中疼痛痹。 又云:左右拱手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痔、劳倦.风痹不随。 又云:凡人常觉脊倔强而闷,仰面努髓井向上,头左右两向援之,左右三七,一住, 待血行气动定,然始更用。初缓后急,不得先急后缓。若无病人,常欲得旦起、午时、 日没三辰,如用辰别二七。除寒热病、脊腰颈项痛,风痹.两膝颈头,以鼻内气,自极 七息。除腰痹背痛、日内生疮、牙齿风,头眩尽除• (6)风 湿 痹
法云:任臂,不息十二通。愈足湿痹不任行、腰脊痹痛。又正卧,迭两手著背下 伸两脚,不息十二通。愈足湿痹不任行、腰脊痛痹。有偏患者,患左压右足,患右压左 足。久行,手亦如足,用行满十方止。 又云:以手摩腹,从足至头,正卧蜷臂导引,以手持引足住,任臂,闭气不息十= 通。以治痹湿不可任、腰脊痛.
(7)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
法云:手前后递互拓,极势三七,手掌向下,头低面心,气向下至涌泉、仓门,却 努一时取势,故气放纵,身气平,头动髀前后欹侧柔转二七。去(骨+專)井冷血筋急,渐渐如消。 又云:两手抱左膝,伸腰,鼻内气七息,展右足。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痛、痿。 叉云:两手抱右膝,著膺。除下重难屈伸。 又云:踞坐,伸右脚,两手拖左膝头,伸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展左足著外。 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疼痹。 叉云:立身上下正直,一手上拓,仰手如似推物势,一手向下如撩物,极势,上下 来去-按易四七,击髀内风;两蒋井内冷血、两掖筋脉挛急。 叉五:踞,伸左脚,两手抱右膝,伸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展右足著外。除难屈 『串砰起、胫中疼。 (8)风痹手足不随
法云:左右拱手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
(9)风冷
法云。一足路地,足不动,一是向侧如丁字样,转身欹势,并手尽急回,左右迭互 =七。去脊风冷、偏枯不通润。 又云:蹲坐,身正头平,叉手安颏下,头不动,两肘向上振摇,上下来去七七,亦 持手三七,放纵身心。去乳房风冷、肿闷、鱼寸不调日日损。 又云:坐,两足长舒,自纵身,内气向下,使心内柔和适散,然始屈一足,安膝下, 长舒一足,仰足趾向上使急,仰眠,头不至席,两手急努向前,头向上努挽,一时各各 取势,来去=七,迭互亦然。去脚疼、腰髓冷血冷风,日日渐损。 又云:长舒足,肚腹著席,安徐看气向下,知有去处,然始著两手掌拓席,努使臂 直,散脊背气向下,渐渐尽势,来去二七。除脏腑内宿冷,脉急、腰髀风冷。 又云:欲以气出汗,拳手屈膝侧卧,闭气自极,欲息气定,复闭气,如此汗出乃止。 复转卧以下居上,复闭气如前,汗大出乃止。此主治身中有风寒。欲治股胫手臂痛,法 屈一胫一臂,伸所病者,正偃卧,以鼻引气,令腹满,以意推之,想气行至上,温热即 愈。 又云:肚腹著席,长舒一足,向后急努足指,一手舒向前尽势,将一手向背上挽足 倒急势,头仰蹙背使急,先用手足斜长舒者,两向自相挽急,始屈手足共头,一时取势, 常记动手足先后,交番上下来去二七,左右亦然。去背项腰膝膊井凤冷疼闷、脊里倔 强。 又云:坐正,两手向后捉腕,反向拓席尽势,使腹弦弦,上下七,左右换手亦然. 损腹Ht冷风宿气积、胃口冷食饮进退吐逆不下。 叉云:凡学将息人,先须正坐,并膝头足。扔坐,先足趾相对,足跟外扒}坐上=欲 安稳,须两足跟向内相对,坐上足指外扒,觉闷痛,撕渐举身似款便}坐上待共两坐相 似,不痛,始双竖足跟向上,坐上足趾并反向外。每坐常学,去膀胱内冷、膝冷、两足 冷痛、上气腰痛,尽自消适。 又云:长舒一足,一脚屈,两手挽膝三里,努膝向前,身却挽,一时取势,气内散 捎,如似骨解,迭互换足,备别三七。渐渐去辩脊冷风,冷血、筋急。 又云:两手向后,倒挽两足,极势,头仰,足指向外努之,缓急来去七,始手向前 直舒,足自摇,膝不动,手足各二七。去脊腰闷、风冷。 又云:身乎正,舒丽手向后,极势,“屈肘向后,空捺四七,转腰,垂手向下,手掌 四面转之。去臂内筋急。 又云:两手长舒,令掌向下,手高举与膊齐,极势,使髓闷痛,然始上下摇之二七,。 手下至髋还,上下缓急,轻手前后散振七。去蒋内风冷疼,日消散。双手前拓,努手合 掌向下。 又云:手掌倒拓,两膊井前极势,上下傍两掖,急努振摇,来去三七竞,手不移处, 努两肘上急势,上下振摇=七,欲得拳两手七,因相将三七。去项首尊筋脉急努。一手屈 拳向左,一手捉肘头,向内挽之,上下一时尽势,屈手散放,舒指三,方转手,皆极势四 七.调肘辩骨筋急强。两手拓向上极势,上下来去三七,手不动,时两肘向上,极势七, 不动手肘臂,侧身极势,左右回三七。去颈骨冷气风急。前一十二件有此法,能使气。 人行之,须在疾中可量。 (10)风 气 法云:一手前拓使急,一手发乳房,向后急挽之,不得努用力气,心开下散,迭互 相换手三七,始将瓶手攀膝头,急捉身向后,极势三七。去惋闷疼。风府,云门气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