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67|回复: 16

可否用地理原理啊来解释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记载有《虎暴》现象

[复制链接]

27

主题

629

回帖

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796
发表于 2008-10-24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否用地理原理啊来解释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记载有《虎暴》现象


缘起:今年国庆节到宁德市的寿宁县逛逛,大学的同学问我一个问题,他说:寿宁虽然是福建的山区小县,但明朝崇祯七年(1634)八月十一日来了一位县令,却不同凡响。他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戏剧家冯梦龙,其主要作品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通称“三言”),和《古今谭概》、《双雄记》、《平妖记》等。直到今天,说起他的名字来,仍然让人肃然起敬。冯梦龙与寿宁的关系,在其所著的《寿宁待志》中有大量篇幅的记载。

在《寿宁待志》中记载有《虎暴》一文,先把原文抄写如下:

余莅任日,闻西门外虎暴,伤人且百余矣。城门久废,虎夜入咬猪犬去。祷于城隍,不能止。平溪有匠周姓者,善为阱。其制如小屋一间,分为三直,内外壮棂,闭羊左右以饵虎,空其中设机焉,触之则两闸俱下,虎困而吼,众乃起而毙之。余捐俸造数具,置虎常游处,各畀二羊,责令居民守视,获一虎赏三金。半载间,山后、溪头及平溪连毙三虎,自是绝迹。相传,虎腹中有恶贯藏指甲,贯满则死,验之不然。惟谓虎食人多,则耳缺如锯,阅虎耳完缺不同,是疑有之。父老言,寿向无虎患,自西门城楼塌毁后,乃有虎。余重建西楼,虎遂投阱,堪舆之说未可尽诬也。

27

主题

629

回帖

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7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崇祯七年八月至十一年(1634-1638)我国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任寿宁知县。任内他对寿宁风俗民情处处留意,深入调查研究,搜集了不少轶事逸闻,涉笔记录在案,写成了一部"以待其人"、"以待其时"的地方志书《寿宁待志》。其内容除记载他在寿宁的政事活动和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寿宁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与风土人情外,还以大量篇幅记录他宦游寿宁时的施政设想和治理活动。《待志》保存了不少有关冯梦龙生平经历的珍贵资料,记述了他在执政中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同时期纪事述怀的诗作和极富特色的文告等。它既是饶有地方色彩的志书,又是冯梦龙在任四年政治实践的总结。
  这部别具一格的《待志》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借志立传,是古今数以千百计的县志所未有的。志中材料除根据官方文和参考"旧志"外,大部分是他的亲身经历或亲自调查得来的,其评述论断,乃是他本人意见。因此,《待志》是一家之言的"私书",是一部珍贵罕见的著作。综观全书,言简意赅,删削称功诵德之言,开宗明义、据事直书、无所忌讳、下笔不苟,流露着冯梦龙严肃认真的史学观点和实事求精神,其治学大有考据家风度。该书对研究明末历史和福建地方史以及冯氏学术思想,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27

主题

629

回帖

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7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父老言,寿向无虎患,自西门城楼塌毁后,乃有虎。余重建西楼,虎遂投阱,堪舆之说未可尽诬也。

可否用地理原理啊来解释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记载有《虎暴》现象?

可否用地理原理啊来解释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记载有《虎暴》现象?

27

主题

629

回帖

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7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日早上,吃过早饭,就和朋友来到寿宁县衙。

冯梦龙当年办公的旧县衙早已不复存在,旧址上矗立着县法院和检察院大楼。我心里想,明朝那时候机构简单,县令集行政与司法于一身,法院与检察院大楼也可算是冯老先生的官邸。只是他老人家办公之余常常走出衙门观赏的那株梅花,早已不见。虽然附近的“戴清亭”还在,但它是近年来的仿古建筑。记得,冯梦龙因为敬佩过去的县令戴镗,修了这个亭子,还附了一首诗:“县在翠微处,浮家似锦棚。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这首诗实际上是老先生的自我表白,希望自己也能像戴镗一样,做一个清明廉洁的良吏。

冯梦龙在《寿宁待志.城隘》中写道:“城囿万山之中,形如釜底,中隔大溪”。大凡去过寿宁的人,都说此番形容非常生动贴切。我却认为,这个说法夸大了寿宁县城的形势。因为釜底,即锅底,按现代的话解读,便是盆地。盆地有大有小,再小周边也可回旋。寿宁城关则非常狭窄,犹如夹皮沟,左看是山,右看是山,前看是山,后看还是山,大大小小的山岭层层叠叠,几乎找不到一块像样的平地。这哪里是“釜底”,简直是一道“门缝”。按说如此局促的地方,是不适合做县城的,但一做就是五百年。

冯梦龙在《寿宁待志.城隘》中写道:“城囿万山之中,形如釜底,中隔大溪”。大凡去过寿宁的人,都说此番形容非常生动贴切。我却认为,这个说法夸大了寿宁县城的形势。因为釜底,即锅底,按现代的话解读,便是盆地。盆地有大有小,再小周边也可回旋。寿宁城关则非常狭窄,犹如夹皮沟,左看是山,右看是山,前看是山,后看还是山,大大小小的山岭层层叠叠,几乎找不到一块像样的平地。这哪里是“釜底”,简直是一道“门缝”。按说如此局促的地方,是不适合做县城的,但一做就是五百年。

27

主题

629

回帖

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7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7

主题

629

回帖

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7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首龙近照 丑龙入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7

主题

629

回帖

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7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7

主题

629

回帖

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7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虎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7

主题

629

回帖

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7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口 乙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7

主题

629

回帖

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7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寿宁城 在龙砂方拍照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7

主题

629

回帖

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7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寿宁城 在虎砂方拍照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7

主题

629

回帖

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517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寿宁廊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08-10-24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天地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http://www.msy8.com/
发表于 2008-10-24 1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天地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http://www.msy8.com/
发表于 2008-10-24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天地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http://www.msy8.com/
发表于 2008-10-24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研究课题,寿宁县城应立庚酉山甲卯向,未到过只是看地势和水与格局诂计.合乎人居条件格局,古人开州立县是经过堪舆堪定而设.至于西门楼也合乎易说规律非迷信之说,冯梦龙实记很有价值,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易研题材.

[余莅任日,闻西门外虎暴,伤人且百余矣。城门久废,虎夜入咬猪犬去。祷于城隍,不能止。平溪有匠周姓者,善为阱。其制如小屋一间,分为三直,内外壮棂,闭羊左右以饵虎,空其中设机焉,触之则两闸俱下,虎困而吼,众乃起而毙之。余捐俸造数具,置虎常游处,各畀二羊,责令居民守视,获一虎赏三金。半载间,山后、溪头及平溪连毙三虎,自是绝迹。相传,虎腹中有恶贯藏指甲,贯满则死,验之不然。惟谓虎食人多,则耳缺如锯,阅虎耳完缺不同,是疑有之。父老言,寿向无虎患,自西门城楼塌毁后,乃有虎。余重建西楼,虎遂投阱,堪舆之说未可尽诬也。]

天地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http://www.msy8.com/
发表于 2008-10-26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sy8.com/dispbbs.asp?boardID=192&ID=3512&page=1

明师苑历害,真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天地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http://www.msy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