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廖均卿勘择十三陵(2) 十月初一日,指挥李徐传圣旨,宣辰巳时起身。至十二月廿二未时传圣旨寅时起身,亥时至清河养猪房宿。十三日早寅时到京面帝。 帝曰:“黄土山如何?” 众官奏曰:“廖均卿戏弄朝庭,掘伤地脉,涌泉不止。” 均卿面帝奏曰:“臣该万死,恕臣再奏。” 上曰:“容尔再奏。” 均卿曰:“黄土山其穴洪水滚滚,乃真龙之聚处,穴法无偏,圣主帝星鸾驾到,涌泉即止,臣冒死奔奏。” 上曰:“既如此,着姓李者择吉安排,鸾驾亲视。” 李奏曰:“十八日好吉辰。” 是日整备,鸾驾同到黄土山。其泉涌滚如锅煮炊。帝见大怒曰:“均卿尔说帝星到时泉水即止,如何愈大?!” 我又奏曰:“容臣喝山,罗经下地一照,涌泉即止。” 上曰:“容尔奏,稍若不止,命在悬丝。” 我喝曰:“山家廿四向,土地、天星、地曜、廿八宿,祖师杨筠松、曾文?、 廖?公,今均卿为永乐圣主立万世之基址,千载之皇陵。兹因金井之中,凿出洪水,涌泉数日不止。万里山河皆归属圣主,谁敢不尊兮。圣主鸾驾亲至此地,洪水该止。如何敢违!罪逆天地。” 喝山将完,洪水果止。我又奏曰:“臣欲再深三尺方好。” 上曰:“再深三尺,你意将谓之何?” 对曰:“下有石盆一个,石鲤一对。” 取下果有鲤鱼石盆献上,圣上见之,龙颜大悦。 帝曰:“此宝将何制之?” 均卿奏曰:“将石盆蓄于金井之下,而上面盖砖石以填其山,宜历数十日下砖。” 圣主曰:“均卿非凡间子,诚有仙风道骨。喝山皆应,呼水即止。真朕之奇遇也。 将均卿实授钦天监王官,灵台郎博士品。”叩头谢恩,赐马同回长安岭, 巳时接见皇帝,护鸾驾门也,步行五里说话。帝见均卿稍难步履,着均卿骑马当中直出,午时驾到沙河,即宣均卿吃瓜,说话即退。 圣主坐沙河行宫,直宣王侃、巫涯二人,面叱戏朕。即吩咐刑部:发落锦衣卫斩首。二人自愧其无道术,含悲不奏。此王、巫者,乃丰城人也。 永乐八年七月廿四日,皇陵完工,尚未能罢。均卿奏曰:“臣今年迈,辞归。” 上曰:“朕欲卿在此同享,何以辞归。” 均卿再奏:“上有老母,下有五子未及婚配。” 上曰:“朕欲将金银赐尔,着官赍归,毋得远虑。” 均卿又奏曰:“不愿赐金,乞赏还乡。” 上曰:“莫嫌官小,再加授。” 均卿又奏曰:“蒙万岁承赐灵台郎,臣之足矣。” 上曰:“赐官不要,赐金不受,所为者何?” 奏曰:“乞愿告老还乡。” 上曰:“意欲要回,将扇一柄赐尔为计。御赠诗曰: 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 断下金石鲤,果中神仙口; 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 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即叩头谢恩,礼毕退。 廿五日作辞百官,廿六日赐酒饯行。御赠诗曰: 忆昔当年杨救贫,此仙去后有谁人。 出去寻龙一身雨,回来跨鹤两袖云。 地理图中观地理,天文机上会天文。 一杯饯别顺天府,同昌山河乐太平。 皇上说赐卿荣旋归家,可架造一赐书阁,赐匾云:诰赐褒荣。即叩头谢恩。 廿七日兵部起关文。 廿八日讨马疋出京师……” 廖均卿离开京城后不久,明成祖派人将其追回,赐四品职衔供养在钦天监衙门。直至老死,方派钦差护送回乡荣葬。 廖均卿墓系他本人生前择定,1984年确定为兴国县文物保护单位。在梅窖镇三僚圩北约七华里之虎形半山腰,为猛虎下山形(今地属黄岭村), 麻石墓碑,长0.85米,宽0.45米, 正面刻了“钦天监博士墓” , 背面镌“敕封灵台郎玉峰公墓”,右侧刻“廖均卿永乐十三年腊月二十四日葬” ,左侧刻“万历四十三年仲春重修,朝庭侍讲临川金幼孜题。 ”墓既无墓面,亦无墓堂,真正的穴位无法考究,他其后代人丁兴旺,大部聚居在梅窖镇店山村中邦,直系后代现在有一千多人丁。据传廖均卿只有一只耳朵,中邦廖氏称他为“只耳公”,廖均卿喜吃糯米饭,故后人又称他为“糯饭公”现在中邦廖氏每年旧历三月初三日,有一个“糯饭公节”,由族中60岁以上的老人参加,去为廖均卿墓挂纸,每年传一块牌子,上面写好了要多少糯饭,多少酒肉,接到牌子的老人负责筹措上述物资,邀请全村老人一起吃饭和为糯饭公上坟。中邦廖氏这个传统节日至今仍在,只是年龄降为为50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