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98|回复: 1

李济深故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6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天地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http://www.msy8.com/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济深故居座落在广西苍梧县大坡镇料神村。房子始建于1925年,是一处融中西方建筑艺术风格于一体的大宅院。
  李济深先生一生经过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历了追随孙中山、与蒋介石斗争、与国民党决裂直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几个阶段的思想转变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与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共商国事。他坚强的民主斗争意志和爱国情怀,深受中国人民的钦佩。
  1995年12月,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李济深故居被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李济深故居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童声朗诵:马叟知天命,谓吾贵可求;但令身许国,何必列王侯。)
  1900年春天,时年15岁的李济深在读私塾时写下了这首饱含报国胸怀的诗。
  李济深先生的童年,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的屈辱年代中度过的。
  1903年,18岁的李济深在当时的教员、同盟会元老胡汉民的影响下,毅然离开他就读的中西学堂,离开家乡,追随孙中山,到广东黄埔陆军中学读书,从此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1922年至1924年,李济深积极支持孙中山平定陈炯明叛乱和广州商团军叛乱,支持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深得孙中山的信任和器重,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兼西江督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部主任。
  孙中山病逝后,李济深悲痛不己,在他的家乡梧州主持了大规模的群众性追悼会,并筹建了全国第一座中山纪念堂,以表达对孙中山的永久纪念。
  李济深一生坚持民主真理,不顾自己的荣辱乃至生命,不屈于强权和反动恶势力,屡屡触怒蒋介石,以至一次被囚禁,一次被通辑,三次被开除国民党党籍。
  (著名作家,原李济深抗日武装政工队队长陈残云同期声:当时李济深抗日信心很足,坚持下来不走,坚持抗日。但抗日需要支持,因此,他派我到东江纵队去联系。我通过东江纵队跟周恩来同志联系上,周恩来很关心李济深,作了指示。)
  (李济深第五个女儿李筱桐同期声:当时送了一部电台来,可以和党中央直接联系。通过电台,把从党中央得到的抗日战争的发展情况,还有懂英文的我哥哥李济金监听到美国联军在国际上报道的我国抗战的战事情况,每天用广播在村里播放,鼓舞村民的士气。)
  正是在这里,李济深保护了李铁夫、梁漱溟、千家驹、狄超白、陈残云、黄宁婴等进步文化人士。李济深还在这里多次主持召开抗日救亡、反对内战的会议。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全面发动了反人民反革命的内战。李济深和宋庆龄、何香凝等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一道,站在爱国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积极组织反内战反独裁运动。
  1947年春,李济深出走香港,公开举起了"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独立、民主与和平"的旗帜。恼羞成怒的蒋介石第三次开除了李济深的国民党党籍,并登报通缉李济深。
  1948年1月,李济深在香港发动集结了国内外的爱国民主力量,正式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他被推选为主席,宋庆龄为名誉主席。从此,李济深与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彻底决裂,走向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联合各民主党派共同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进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道路。
  李济深先生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以致解放前夕,在香港从事民主革命活动期间,他的家庭生活还需朋友们接济帮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给了他优厚的待遇,但他依然是生活节俭,衣着朴素。工作之余便是读书看报、练习书法。他在晚年,把收藏的数百件珍贵藏品以及家乡的故居全都无私的捐献给了国家。
  祖国统一是最牵动晚年李济深心弦的一件大事,他曾多次发表讲话和文章,敦促台湾国民党当局和在台的旧部故交,不要忘记孙中山先生的教导,以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利益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志,及早走上正确的道路。在他逝世的前四天,写下了:"十年国庆万年红,衡麓光辉永照中;我与全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的诗句。
  李济深先生"但令身许国"和"及身要见九州同"的民族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天地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http://www.msy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